本报上海5月14日讯(记者黄辛)以“个性化医学—从风险因素到疾病易感性”为主题的中德前沿探索圆桌会议今天在沪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大会上作《个性化医学与中国医疗改革》主旨演讲。
据了解,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迅速。到2012年底,基础医疗保险覆盖了大约13.4亿中国人。不过,陈竺指出,改革依然面临很多困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NCD)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健康威胁。据介绍,2003年,CNCD的疾病负担为8580亿元,占总疾病负担的71.45%。
陈竺表示,个性化医疗将在患者分子分型的基础上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疗效和安全性,把副作用降到最低,而中医是典型的个性化诊断和处方形式。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中医,以达到个性化医疗的现代标准。
对此,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也在会上指出,个性化医疗是一个具有光明前景但又充满挑战的课题。它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专属的、最合适的医疗服务,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
“到2020年,医学科技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全员医疗保障,个性化医疗应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张亚平说,从长远角度看,个性化医疗通过更精确的诊断,预测潜在疾病的风险,提供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预防某种疾病的发生,比“治有病”更节约治疗成本。但他表示,在目前阶段,仍有大量的知识空白需要科学家们共同努力填补。
马普学会主席彼得·格鲁斯则表示,前沿探索圆桌会议这一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已经成为中科院和马普学会之间伙伴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精心挑选的专家在其学术领域分享最新的成果,争论最新科学研究问题,这是令人感到兴奋的事。”
《中国科学报》 (2014-05-1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