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嵇少丞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4-5-5 11:24:55
选择字号:
嵇少丞:由布鞋院士谈教授的正装与职业精神

 

嵇少丞

近日,一张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先生的“非典型”照片连续数日占居各大网络头版。照片中,只见小文院士头发略花白、露小腿、光脚穿布鞋,翘着二郎腿坐在讲台上,低头专注地看着讲稿。网友们大感惊喜,称呼他为现实版“扫地僧”。

若平日里看惯了道貌岸然的形象,小文院士“这一低头的温柔”着实触动人心。尤其是他光脚穿布鞋的形象,更显露出科学家崇尚自然的纯粹本质,哪怕众目睽睽之下也无“装”的必要。正像一些网友评论的,“李小文院士朴实无华、潇洒随性与淡然的本色风采,比那些西装革履、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的权贵富豪、精英绅士们美观得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扫地僧”一般的院士形象之所以被热捧,与中国当下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而上述网友对此事的看法,正是这一社会背景的绝好注脚。不过,回过头来再想,要是在不把院士当回事的北美某个大学,如果教授以这样的形象授课,照片被学生发到公共网络空间里,反响会是如何?细想一下,我倒有些不安。

我在加拿大大学已经授课23年了,印象中北美大学的教授几乎都是站着授课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充满激情地比划、做手势、写板书、推导公式,以达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因为这样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教授的着装也不能过于随便。如果一位教授穿着休闲装、短裤和拖鞋走进课堂,那多半会被学生投诉“不专业”。

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中国人讲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武侠小说里那些武功震烁、身怀绝艺的老道高僧,哪个不是貌不惊人、简约朴素又低调行事?相形之下,西方社会似乎更强调“职业精神”,即专业人士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样子,其中包括着装、仪表和言行。这就是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工作场所里的专业人士,如律师、医生、银行职员等总是穿戴正规、言语得体的原因。

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市的米切尔·萨卡多就因为缺乏职业精神而丢了工作。萨卡多原供职于多伦多市一家飞行模拟驾驶公司。马航MH370飞机失踪之后,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为了向公众更好地解释马航飞机的相关知识,租借他原任职公司的模拟驾驶舱拍摄电视节目。作为飞行训练的专业人士,萨卡多被派去参加上镜报道。遗憾的是,尽管公司提醒他要专业着装,但他还是随随便便地穿着宽松的牛仔裤、T恤衫,外加纽扣没系、袖子卷起、皱皱巴巴的衬衫,状如社会青少年。节目播出后,他所在的公司接到许多观众投诉,指责萨卡多的着装缺乏职业精神,破坏加拿大的国家形象。舆论压力之下,该公司于4月16日宣布解雇了他,并且这一消息还被北美主流媒体报道,估计他今后找工作会难上加难。

也许有人会对此不以为然:不过就是个人穿衣服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实际上,萨卡多代表着公司甚至国家形象,身着休闲装出席很有影响的电视节目非常不妥当。他理应职业着装,这里的职业着装不能理解成中文里的“工作服”,而应是与自己职业相称的服装。

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家里是私人领地,穿什么都无所谓。外出休闲度假,当然可以穿得随意舒适。但是,在工作与社交场合,着装必须得体,符合职业规范、依循社交惯例、遵守历史传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维斯伯格先生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阐述“教授要穿得像教授的样子”。他认为,教授穿正装打领带上讲台可以增加教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教授穿正装打领带、整洁干净地走上讲台,也是教授本人热爱教育、敬畏科学、尊重学生的敬业表现。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代文人注重礼仪,包括礼貌和仪表。对于为师者而言,更有“为人师表”这样的表述。回到李小文院士的“非典型”照片,科学家的纯粹精神令人敬仰,但需要注意的是,“不修边幅、散漫着装”并不能成为院士、教授的本色风采。其他教授、学者如果盲目模仿这样的“非典形象”,只会因为没有实力而弄巧成拙。而整个社会如果不欣赏精致,不崇尚专业精神,相反沉浸于老粗风范中,则更不是好事。(作者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原标题:《教授的正装与职业精神》)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