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时间:2014-4-19 22:00:20
选择字号:
央视:向社会实时发布水质检测数据应常态化

  白岩松:

  从4月10号开始,兰州市民开始过上了要为水发愁的日子,因为在对自来水的检测中,苯的含量居然超出国家标准20倍,而300万兰州市民到11号,才知道自来水不能喝了,城市陷入水危机。虽然开始提供免费桶装水等饮用水,但守着黄河没水吃的尴尬,却还是引发全国性的关注。这种全国性关注,不仅是兰州一下子有300万市民吃水成了问题,而水又是生命之源,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同时,这份关注还包含着,其它地区的人们对自己饮用水的担心和警惕。兰州这场水危机会成为一个国家自来水安全的转机吗?《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兰州,城市水危机。

  短片一:偶然的“水患”

  【兰州贾家堡村搬迁现场】

  村民:我东西都没拿完,就想着赶紧把这地腾出来,兰州市多少人都等着吃水呢

  解说:本周,兰州市西固区贾家堡村的90多户村民在两日完成了搬迁,他们脚下的这段一公里长的自流沟也将开挖清理。在兰州水污染事件中,检测出苯超标的是水务集团一厂到二厂之间长度3公里的自流沟,其中有近1公里位于这个村庄正下方,村民们抗议自己居住环境受到化工污染,在两天之内就和政府达成了搬迁协议,短暂租房过度之后,他们将在5月份拿到新房钥匙。与此同时,兰州市政府也解除了应急措施,全市自来水恢复正常供水。

  【4月15日 兰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王柠 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经过几天来的工作,苯指标超标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城区自来水达标,供水恢复正常。

  兰州市民 秦先生:现在政府通知,从媒体发布的说是这个水已经正常了,可以饮用了。说是这么说,像我们的话,实在没办法我们洗菜、做饭用一下,喝的水我们还是不敢喝。

  解说:秦先生在兰州生活了40年,现在他依然选择花钱买纯净水给家人喝,他的同事则已经买了净水器装在家里。对于兰州市民来说,自流沟的检修和政府的表态,还无法让他们重拾对自来水的信心。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兰州曾经历过一场自来水风波:市民投诉自家的水有很大异味,坊间也流传出“化工厂爆炸”的说法,引发了恐慌。市政府当时做了辟谣,称只是氨氮含量升高,没有超出国家标准,并且对“传谣者”做了处理。

  【4月14日】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副总经理 严晓涛:3月8日出现味道事件,我们为了当时确定到底是不是我们企业的问题,还是黄河的问题,我们对这个水样进行了检测,106项是合格的,也就是说按照国家标准是没有问题的

  兰州市民 秦先生:这个水洗澡的时候就发现味道不合适,喝的就根本不能喝了,大家都反映,以后后面官方媒体澄清说,经检测一切合格,指标都是合适的,这个具体的原因到现在也没人出来说清楚。

  解说:按照惯例,3月检查完成后,下一次的全面检查将在半年之后。然而,4月2日,兰立雅水务公司接到了上级任务,要对各地县的自来水进行检测。而正是这次计划外的工作,让兰州经历了一场更大的自来水风波。

  【4月14日】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副总经理 严晓涛: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就是要对全省各地县的自来水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正好这个柱子(设备)闲着,所以把我们的水样也取来,同时检测一下

  本台记者 刘龙:威立雅给我们的说法,它们按照国家的规定,每半年对106项的指标检测一次。但是,4月10日这次,它是承担了一个临时的任务,也就是中间是一个临时的活,然后它又做了一次检。结果4月10日的时候,把4月2日出的水样就给检测出来是苯超标的。这次检出苯超标纯属偶然,如果没有这次的任务,那么半年之内,威立雅水务集团都不会检测。

  解说:威立雅检测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自流沟苯含量为170微克/升,超出国家标准近二十倍。10号当天,这则新闻引爆了兰州市民本就担心的情绪,人们纷纷涌进超市,将矿泉水抢购一空,小区和学校则通知停止使用自来水。4月13日兰州市政府通报,自来水苯超标是自流沟附近的中石油兰州石化曾发生泄漏事故,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所致。

  事故调查组副组长 郑志强:下一步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

  解说:在兰州市政府14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首次对兰州市3月份自来水异味做出公开解释,原因是黄河上游冰雪融化后带入河中的腐烂物质所致。而这个迟到的公布,在这次苯超标事件的叠加下,并没能挽回公众的信任。市民们更关心的是,涉及百万人口饮水安全的危机,竟来自于一次程序外的检测,类似隐患还有多少?自来水到底安不安全?如果真如威立雅公司所说,检测的周期和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那这标准究竟合不合理呢?

  兰州市民 秦先生:我们也看到,兰州市政府在不同场合公布的一些坚决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我们真心的希望这回政府真的能从这个事件上吸取一下教训,严惩一下这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责任人,杜绝以后自来水,尤其是咱们饮用水,杜绝这种类似的事件。

  白岩松:

  仅仅几天的时间,兰州的自来水又在相关指标的检测中达了标,但是相关部门也坦诚,自来水安全依然存在危险,显然,水检测指标是达标了,但百姓心中的信任指标,想真的达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需要时间。说到标准,其实这次兰州水危机也暴露不少问题,比如按国家标准,这次兰州自来水中超标的苯只需半年检测一次,而这次检测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偶然检测到,兰州人可能要喝苯超标20倍的自来水很多个月,人们就奇怪了,半年一检也不能一刀切,有的城市一年检一次可能也没问题。但兰州这样化工业发达的城市,为何也套用苯指标半年一检的平均值呢?还有,再往前一步,我们的饮用水标准是否也该不断与时俱进,而监管是否也能与时俱进?

  短片二 “标准”之外的隐忧

  记者:我们看水厂这个位置,橡胶厂,化肥厂,炼油厂,电厂都是高污染的企业包围着自来水厂。

  记者探访 受污染的地下水

  解说:

  根据记者的实地探访,就在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发生渗漏的自流沟旁,可以看到大量漂浮着油污的地下水。而污染物不只是来自于兰州石化的两次原油泄漏,由于周边工厂密布,经多年累积,附近地下水早已遭遇不同程度污染。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

  不单是一般的污染物,还有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一些重金属和一些难以降解的这些有机污染物,都进入到水体中间。

  解说:

  兰州是全国唯一没有第二水源的省会城市,威立雅水务公司为全城300多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而此次发生渗漏的自流沟铺设于1955年兰州供水集团建设之初,使用已达60年之久,超期服役带来管线老化问题,使含苯地下水得以通过收缩缝进入自流沟。事实上,自流沟的渗漏问题作为重大隐患一直存在,早在1987年,这条自流沟就因为接缝渗漏发生过水污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教研所 张晓健教授:

  设备老化的问题是很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小的城市,或者是西部地区,经济不太发达地区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解说:

  作为一个大规模综合整治工程,自流沟等硬件改造需要上千万资金。这笔资金如何出,外资参股的威立雅水务公司各投资方一直未有共识,因此改造工程也搁浅至今。而遭遇质疑的不只是这条隐患重重的自流沟,水苯超标最高达20倍,这样的一个检测结果为何是“偶然”发现?根据威立雅水务公司的解释,苯作为非常规检测项目应是半年一测,原定的下一次检测本该在今年九月,这是否合乎国家饮用水相关检测标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教研所 张晓健教授:

  生活饮用水标准一共是106项,这106项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常规检测项目,42项,一类是非常规检测项目,64项,对于非常规检测项目由于它出现的频率很少,/规定是地表水为半年检测一次。但是在标准里,还有一句话,就是对于非常规项目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也要每个月检测不小于一次,所以当地应该按照规范里的要求,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污染物加强检测频率。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

  像在兰州这样的地方,这个石化产业占非常大比重的这么一个城市,包括它的地下管网的纵横交错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那么这个地方,它就有必要,非常频繁的去检测它。

  解说:

  兰州“411”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供水企业合资后确实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下一步将根据兰州产业结构,将苯定为今后出厂自来水常规检测指标,并每月向市民公告。而兰州水污染事件,也在全国范围引发供水安全的关注,在同样工业污染给供水安全带来高风险的许多城市,一些非常规检测项目是否应加大检测频次?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教研所 张晓健教授:

  我们原来执行的是1985年的标准,饮用自来水的标准只有35项指标,在2006年颁布了新的国标,这个标准是106项,这个标准和国际上基本接轨。很多指标的要求有很先进的仪器,很复杂的程序才能测定,不是所有的水厂都具备条件,现在国内目前只是一些省会级的城市和一些重点城市具备这个全面检测的能力,像地级市到县级市,肯定是不具备这样的检测能力的。

  解说:

  兰州水污染事件中的暴露的供水企业输水管道老化问题,以及被忽略的非常规检测,也在给其他城市敲响警钟。随着我国饮用水标准不断修订提高,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背后,各地供水企业的硬件改造是否跟进?相应的检测和监管又是否到位?本周,兰州供水企业自流沟受污染区域的居民搬迁已经启动,而新的输水管线也开始铺设。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

  仅靠自来水厂的这个检测,是存在着问题的,那么两种方式去应对他,一方面就是相关部门加强对他们的这样一个监管。那么另一方面呢,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的这样一个检测的机制。

  白岩松:

  受这起事件的影响,兰州今后的自来水检测苯指标,已经肯定不会再是半年检一回了,要大大缩短时间。但是水我们虽然天天喝,可实际上对于自来水中间的门道,我们可都是门外汉。这些年,也就是通过不同城市,不同的自来水危机,我们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比如这一回就知道苯元素检测是半年一检,还有什么日检、周检、月检等等,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是门外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更因为相关信息缺乏公开,我们没有机会去了解,不了解就无法监管监督,而不监管监督,就不能真正的让水安全。

  现场:王宁 兰州市委外宣办主任:今后出厂自来水检测指标中增加对苯物质指标的检测,由威立雅水务集团,每月向市民公开通报一次。

  解说:在四月十五日,本周二兰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政府表示虽然此次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转入正常状态,但是仍将每月向市民公开通报今后自来水的苯含量。

  电话采访: 兰州市民秦先生:以往是半年水务集团检测一遍,现在政府在媒体上公布这个苯的检测,就是说作为常态化了,加了这么一项苯的检测。

  解说:自从4月11日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兰州市民秦先生每天关注的信息除了气温、PM2.5之外又多了一项,自来水苯物质指标。因为这几天威立雅水务集团和市环保局等部门每天都会发布自来水苯物质指标检测。

  电话采访:兰州市民秦先生:近期这个事以后,我才知道自来水的检测标准有106项#我这两天通过水的问题,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

  解说:经过这几天对自来水质量的关注,秦先生才知道原来自来水检测不仅分为日检、月检还有常规检测项目和非常规检测项目。而在此次事故之前大家对自来水标准的了解也就是:符合饮用水标准。但是这次苯超标不是偶然进行了一次非常规检测,那么将依然是“符合饮用水标准”。

  电话采访:兰州市民秦先生:就说自来水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自来水106项里面哪些超标哪些能喝哪些不能喝,到目前为止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见不着这方面的消息。

  同期:张晓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教研所教授:所以它的检测合格都是要标注是什么项目合格,我们只是说检测这9项合格,检测常规项目是常规42项合格,检测非常规是106项合格,它这个合格都是有定义的。

  解说:在张晓健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很多地方的水质信息还没有做到公开,民众无法查到自己所喝水的水质情况。从2013年1月14日开始,北京市民可以通过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网站上查到每个季度的水质信息,这是全国最先开始公开自来水水质检测结果的城市。

  同期:张晓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教研所教授:现在它是一季度一次公开,只有月平均的数据,或者月的检测范围的数据,没有实时的公开,没有做到月,或者是周,或者是做到日。

  同期:马军:它是相当长时间才发布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数据,被平均成了什么,被调整什么样,这些都是让大家至少还有很多疑惑的

  解说:显然,如今只是一句符合饮用水标准已经不能让消除民众的疑虑。马军认为,在自来水的问题上,可以借鉴空气质量的发布和管理方法,向社会实时发布自来水水质检测数据,形成常态化。在很多人看来,每天都能更新自来水检测状况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即使是现在的月报、季报公布也还只是少数一些城市能够做到。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因为从2011年我国还没有城市能监测发布PM2.5数据,到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也不过只是两三年的时间。

  同期:马军: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在这个事情出来之后,在当地的政府,终于开始这个更频繁的去检测它。那么这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安定民心的作用,如果能及时的公开这些信息,那可能这种社会的压力,就会更早的去形成,不至于到最后都变成受害者的时候,这个政府、企业才开始行动。

  现场:搬迁画面

  解说:四月十五日,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自流沟抢修工程范围内的95户居民,开始进入搬迁阶段。从动员搬迁到开始房屋拆除工作仅仅二天时间就完成,如此解决问题的速度让公众也看到了政府所承受的压力。

  同期:马军: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我想这个一开始解不了,就是相互的这样的一个扯皮。因为谁也没把它认为是一个重大的,这样一个紧急的事件。

  解说:自来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开自来水水质信息并不意味着水的质量就改善了,甚至可能数据很不漂亮,然而却可以减少公众的疑惑,与此同时给也知道需不需要采取一些自我防护措施。

  同期:马军: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从这次兰州自来水的事件,再一次提示我们,不公开,它就是存在着很大的隐患。那么这些数据,如果更频密的去监测和发布,去公开的话,才能够这个,才能够有助于保护公众的健康,也提升整个这个自来水,它们自身这个产业的生产的这样一个质量水平。才能够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各方才能真正的重视起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