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讲座受到大学生欢迎在高校是很普遍的事,图为著名美籍华裔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大学生作报告,连讲台上都挤满了听众。CFP
编者按
日前,一场讲座在西南石油大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数百学生为听罗平亚院士的学术报告,挤破了思学楼A114学术厅大门,改到图书馆学术厅后,同学们一路狂奔跑向图书馆,结果图书馆学术厅的铁门也被挤破,来得晚的学生只好站在过道、楼梯、门口听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的大学课堂——冷冷清清的教室内,学生低头玩手机,看杂志、聊天的不在少数。笔者基于这一现象进行了追问:为什么学生不愿进教室,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有什么办法把我们的学生重新拉回课堂?并由此在学生、教师中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答案读来让人颇受启发。
没有不好的课程,只有不好的老师
教师的课堂没有吸引力,即使留住了学生的人,也不能留住学生的心。而现在面临的情况是,有些课堂甚至连人都留不住了。这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深思的问题。
——教师观点
“如果老师上课比较敷衍,只是照念ppt,课程结束后,还会把ppt拷给我们,那我们上课就会开小差,甚至逃课,因为这样的课实在没有多大的意思。”一位学生说。事实上,跟他有着相同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
讲课沉闷乏味,课后鲜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提问不置可否……这些在教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弱化了教学效果。
“站好讲台是一门艺术。”学校副校长王玲说:“没有不好的课程,只有不好的老师,如今有些老师连最基本的备课都不好好做,上课只是为了挣工作量,忽视了当好一名老师应有的基本素养。”
对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西南石油大学的不少学院已经开始有所重视。“我们过去一贯推行的教学方式是灌输性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显然是不行的。同时,如果仅仅提高教学硬件水平,师资的软实力没有变化,那么教学改革依然不会成功。”石工院院长郭建春说。
为了让课堂更有吸引力,很多教师也在探索。“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多抠几遍,在课上把握好课堂节奏,在课下与学生多交流,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吸引力的有效方法。”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机电院教师刘洪斌说。
优化教学资源,让学生不再“求知若渴”
此次讲座让我们看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与学生对高品质课堂需求之间的矛盾,普通教师教学水平不足与学生强烈求知欲之间的矛盾。
——教育管理者观点
“那么多人去听一场讲座,不仅是因为主讲人的名气大,作为学生还是想真的学到点东西,毕竟这样的机会很难得,”经管院学生曹红艳说,“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有好好学习的愿望,只是有些课程确实让人感觉没有太多收获。”
不难看出,教风和学风的问题,关键在于“教风”。正如校长赵金洲所言,教风的问题说得简单点,就是我们的教授和高水平专家站讲台的次数太少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在学校得到重视,比如新出台的教师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审就必须先过“教学关”。
“为了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学院要求所有副教授、教授都要站上讲台,给本科生教学,不仅如此,还要求他们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化工院院长叶仲斌说。对此,教务处处长黄健全说:“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学生才不会产生知识‘饥荒’,才能解决当前教学中的突出矛盾。”
没有充分的选择权,学生就不是“主角”
教育主动权、选择权应该交还给我们学生,我们应该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我们的课堂,对我们的课堂提出意见,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热情才能被激发。
——学生观点
“谈到选择,除了公共课程,唯一能自主选择的可能就是选修课了,但不少选修课枯燥无味,毫无新意。除非老师点名,不然基本不去。”土建院学生陈搏音说他们会自动“屏蔽”掉一些不感兴趣的课程,但也会非常关注他们感兴趣的讲座或论坛。
事实上,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对高水平讲座的热情一直很高,55周年校庆系列讲座,以及学校一直举办的“安东讲坛”系列讲座,都是场场爆满。可以说,同学们的这种支持与选择,让教育者们读懂了很多问题。
“我们的老师应该转变理念,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教学,换言之,老师要当好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黄健全说,所谓的选择权,不只是选择课程,还包括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是个多维度的概念。
学生要摆正学习心态,不以功利为导向
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是以学分和就业为导向来学习,那么教育最本真的东西就丢失了,也就无法培养人格完善、内心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专家观点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毕业”“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不少大学生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不少同学在调查中坦言,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才是关键,在学校里学得怎么样根本不重要。
这样的想法正确吗?“我们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谓高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小明解释到,“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以学分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那么我们的教育便失去了本真,是真正的舍本逐末了。”
如何改善当代大学生学习功利化,追求实用主义的现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心态”,政治学院院长张小飞说,“大学生不应受社会浮躁之风的影响,而应保持内心的独立。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身,丰富自己的内心,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党委书记孙一平说:“学生的兴趣需要保护、引导和开发。如果我们的教育模式、方法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就有可能抹杀学生求知的天性与本能。”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