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磊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4-12 12:06:40
选择字号: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首获南海形成年龄直接证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磊)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和主导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在我国南海成功结束,并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的直接证据。
 
IODP 349航次是为期10年(2013—2023)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启动后的第一个科学钻探航次,共历时62天,其目的是钻获大洋玄武岩和南海海底关键沉积层样品,揭示南海海盆演化过程及其与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和气候的关系、相应的深部地幔过程。IODP 349航次采用我国和IODP联合资助的方式,使用美国“决心号”科学钻探船实施。
 
IODP 349航次共进行了5个站位的钻探取芯和2个站位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钻探深度共4300米,其中沉积岩取芯约2300米、基底玄武岩取芯约200米,获得一大批珍贵地质样品,使今后较全面、深入开展南海科学研究成为可能。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2位科学家(其中我国科学家12位,另有华裔科学家6位)在现场初步完成了大量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微生物等多学科测量和分析工作。
 
截至目前,航次计划任务已圆满完成,就初步分析结果,该航次已取得重大发现。如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直接证据。本航次首次实现对南海海盆洋壳玄武岩的钻探,取得海底扩张形成的玄武岩样品,使精确确定扩张时代与岩浆活动过程成为现实;通过利用微体化石和古地磁测定,初步标定了南海东西两大海盆年龄。本航次还发现南海形成过程中有多期次的大规模火山喷发。钻探发现的多层玄武岩和多层火山碎屑岩,说明南海扩张形成的晚期有过多期强烈的火山活动。此项发现为研究海山的形成原因和海底扩张如何停止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全新线索。科学家还发现南海深海盆反复变化的沉积历史。钻探发现了大规模的浊流沉积和多期次的钙质超微化石沉积交替出现,并在大洋玄武岩基底上发现有数十米厚的黄褐色泥岩。这一结果表明南海形成后有过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是研究南海乃至西太平洋演变历史的宝贵证据。
 
科技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以我为主,利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平台,组织南海科学钻探航次和基于航次钻探样品的后续研究,有望开创我国主导南海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在推进我国深海研究快速进步的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我国南海主权与权益。(原标题:《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成功结束 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直接证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