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上一门专业课,课上老师点名,连着四五个名字都无人应答,老师抱怨一句:“都几次了怎么总是不来,大四了,也是要来上上课的。”底下便有人小声嘀咕:“都大四狗了,还来上什么课啊。”
“大四狗”,一个在社交网络上炒热不久的词汇,是对大四学生进行调侃的代名词,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大四生插科打诨式的自嘲。考勤不到,作业难交,上课低效,忙实习,忙论文,忙申请,还要忙着毕业游玩,联络感情——这似乎是一副典型的“大四狗生态”。
我也难以免俗。大四上学期,保研后诸多事宜尘埃落定,对待课堂考勤、各类作业也容易滋生懈怠懒散心理,每每这时,心底总有个声音在叫嚣:“我都大四了,不用那么在意这些。”恍恍惚惚一学期结束,课程没学好,时间也未有效利用,心里却又怅然若失,和周围同学一聊,大抵都有此种感受。
难道,安心上课读书的大学生活,真的截止到大三?当然,大四生的懒散,是造成“大四狗”的重要原因。不过,教学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也是原因之一。
首先,到大四上学期,大家忙于保研、出国申请和找工作,而这三种主流的毕业去向,只考虑大学前三年的学术表现,大四的成绩不再作为决定性因素——只要不挂科地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
其次,本科设置中大四学年必须完成四个月不间断的实习。如此在实习与课程冲突之下,两权相害取其轻,翘课去实习似乎顺理成章。
最后,某些老师、同学对大四生所持有的以偏概全的判断,也无形中激化了大四生的懈怠情绪。大多低级同学都不愿和“大四狗”结成课堂报告小组,一旦同组,一边叫苦不迭一边还要包揽所有任务,大四生可泰然享受特殊优待;老师对大四生的考勤和作业质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抱什么期望。
真切希望无论是大四学生自身,还是课堂老师,都对大四的学术要求更为严格些,不要让一句“大四狗”成为其懒散逃避的理由。(原标题:《“大四狗”不该懒散逃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