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高长安 张小五 魏清源报道) 当前,钢铁业环保问题成为雾霾治理的“风暴眼”。
钢铁产业如何绿色崛起?河北钢铁集团认识到:靠绿色循环发展方式,与城市、社会和谐共生,是钢铁企业的根本出路;节能环保不是企业的包袱,而是财富,是钢铁企业赢得未来发展的“生命线”。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了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感受到了这个钢铁巨人的环保蝶变。
压减新增产能、重复建设项目115个
产能规模,在高盈利时期意味着利润和真金白银的“硬指标”。
“如果仅为追求利润而摊薄社会效益,企业发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不科学的。”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表示, 宁可牺牲效益也绝不牺牲环境。
该集团环保治理的“第一枪”就是从减“硬指标”上打响。
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要求,2011年底前全部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电)炉。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10年,河北钢铁集团落后产能不但提前一年时间全部淘汰完成,而且高出国家标准淘汰400立方米以上高炉、30吨以上转(电)炉近300万吨产能,按时值吨钢利润计算,仅此损失达30亿元。
求解绿色崛起,河北钢铁集团大做“减”文章。6年间,先后压减新增产能、重复建设项目115个,压减投资1000亿元;先后淘汰炼铁产能560多万吨、炼钢产能300万吨。
17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
彭兆丰介绍,河北钢铁集团建成了华北最大的水处理中心,成为国内唯一以消纳城市中水作为企业生产用水的钢厂,率先实现了工业新水“零“购入,工业废水“零”排放;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建成河北省第一个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年节约标煤达34.32万吨;建成亚洲最大的全封闭原料厂,从源头上阻止了污染源的扩散……
“十一五”期间,该集团核心钢铁公司吨钢环保投资达到31.05元。“十二五”开局之年仅投入节能减排改造就达10.3亿元。6年间,该集团共投入17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约占“十一五”全国重点钢企环保总投资37%,吨钢环保投资达到70元,吨钢环保运行成本达到110元。
SO2和烟粉尘排放量,最能体现钢企环保治理绩效的指标。2011年,河北钢铁集团吨钢SO2排放量还是2.3 千克水平,到2013年攀升至1.15千克。2012年国内钢铁行业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平均水平为0.93千克,河北钢铁集团平稳保持在0.86千克水平,2013年更是降至吨钢0.82千克的好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负能炼钢,在上世纪末还是业界为之艳羡的节能技术,现已是河北钢铁集团节能工作的寻常手段。”彭兆丰介绍,目前河北钢铁集团炼一吨钢不但不消耗能源,还能赚回来30公斤的标煤。
能源管理已成为该集团绿色崛起的助推器。记者了解到,该集团在国内首推能源成本管理,让能源管理“升帐挂帅”统领各工序,代替过去以“生产平衡”为中心的组织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动态控制,集团6年来累计降低能源成本178亿元。
据介绍,河北钢铁集团目前煤气回收利用率基本实现100%,利用余热、余压等二次能源自发电比例达到60%。6年来,共发电412亿度,按照1度电节约350g标准煤算,等于5年减少了1442万吨发电燃煤消耗。
彭兆丰介绍,当前,河北钢铁集团已形成以能源、水资源、固体废物“循环圈”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
该集团吨钢耗新水已降至3.16立方米,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6年来,累计节约用水6773万m3。2012年,河北钢铁集团被国家批准建设“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作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钢铁集团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从“绿色制造”迈向“制造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产品已经成为河北钢铁集团走向世界的一张“王牌”。不含铅、汞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无公害环保热镀锌板出口德、法等国家;耐腐蚀、高强度海洋平台用钢出口美国;减量化、高强抗震钢筋出口日本;冷轧产品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 河北钢铁集团低碳环保型“绿色产品”出口达到455万吨,创效2.79亿元。
而支撑河北钢铁集团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正是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河北钢铁集团投入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从2009年的0.95%提升到2012年的1.17%。净投入增加幅度达到142%,2008年时还是11.5亿元,2012年已高达29亿元。
目前,在河北钢铁集团,200多项汽车用钢领域核心技术被攻克,获得13项国家专利,研发出了7大系列、60余个牌号汽车用钢,成为具备汽车整车98%用钢生产能力的钢铁企业。6年间,河北钢铁集团数十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200多个产品成功替代进口,新增专利1002项。
为践行绿色崛起承诺,2013年,河北钢铁集团率先在行业停止生产二级钢筋,全面推广使用高强钢筋。此举不仅使河北钢铁集团年节约资源价值25亿元,还使全国近10%的钢筋市场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引领京津冀70%左右的建材市场走向节能环保主流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