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2-15 16:40:05
选择字号:
中科大SCI论文学生贡献率超六成
研究生培养不能忽略过程管理
 
还有两年张淑林就迈入花甲之年了,这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干了30多年教育,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奔波了10多年,见惯了学生抵制“科研苦力”、导师放羊的乱象。到头来,她总结的心得却是:要打教育改革的主意还得来“软”的——教育是良心事业,要改还是由心而改,要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当下,高校之间不乏激烈竞争,但这些看不见的硝烟多出现在生源、招生战场,以及身为教授副教授的导师们拉课题、抢经费的领域,张淑林坚信一所大学不谈育人就是失职,而她所带领下的中国科大研究生管理团队也推了一场看似并不激烈的改革,念好“导”字诀。
 
“能否把学生培养好,关键看能否让导师的心思花在学生身上。” 张淑林说。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对导师的放权不足,校院系的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深度介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这一做法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国际化、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显然是不能适应的,而且也有碍于导师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发挥导师积极性第一步在于还权。
 
“首先百分之百相信导师,还权力于导师,如何选材、如何培养、如何把好出口关等,让导师有充分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导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张淑林说。
 
记者了解到,中科大从2009年起创设了科学家报告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研招教授宣讲团三大研招品牌,众多大牌教授一改过去那种“坐等”学生报考的习惯,都参与到重点城市作面对面的招生宣传中,在夏令营中为慕名而来的各地大学生授课。
 
“目的是让导师在研究生入口阶段就主动参与其中,通过深入交流,直接录取心仪的学生。”中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告诉记者,导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发挥。不少外校学生在本科尚未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和导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甚至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
 
2013年,通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最终录取的推免生已经占到该校科学学位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8%。
 
倪丙杰是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汉青教授带出的第二位获得全国百篇优博的博士生。当时,他在合肥工业大学读本科尚未毕业,正式入学之前,俞汉青就安排他到合肥的一个废水处理厂从事实验工作。
 
“我给他提供生活费用,每周我会和他进行一个下午的深入交流。”俞汉青说,经过这段“学前训练”,倪丙杰在9月正式入学的时候,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武器”,在博士期间完成了3个方向的课题,并创造了两项惊人的记录:发表了30篇第一作者的SCI文章,影响因子总和达到120。
 
当然,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如何对待学生更为关键。
 
张淑林告诉记者,过去,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做法是严把出口关,但忽略过程管理,这样研究生往往不太注意平时工作的积累,而会在毕业前突击达标。现在学校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控制重心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节点由单一转向多环节。中科大通过导师门户系统,导师可以了解到所指导的每位研究生每学期的选课情况、每门课考试成绩及排名,实时掌握每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学位论文撰写及评阅情况。
 
“这就好比体育场上原来单一的‘撑杆跳’转变成多环节的‘跨栏跳’。”中科大校长侯建国告诉记者,从培养计划制订到助研岗位设置,从日常科研活动到毕业论文指导,导师全程参与其中。
 
“每周一次组会,组会上每个研究生要对自己近期的工作进行主题发言,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发起讨论,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上存在的问题。”该校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邦角说,“组会制在科大很普遍,也是科大的一个传统。”
 
“在出口上,我们‘筑高堤坝’。”该校学位办主任倪瑞介绍,2010年,中科大开展了全面的学位标准修订工作,研究生院负责设立“校标”,相当于全校“最低值”,每个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院标”,“院标”绝大部分要高于“校标”。有的学生已经达到毕业标准,但为了鼓励他们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导师会与学生商量,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该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实验室曾有一名硕博连读研究生,叫李科,方向是量子信息,博士论文的选题难度极大。将近4年过去了,与他同期入学的研究生都已发表多篇SCI论文,并顺利毕业,而李科却连一篇论文也没有写。郭院士给他提出两个解决方案:继续追求高标准研究成果,但需要延期毕业;或者调整方向发表论文,按照一般标准毕业。李科坚定地表示,要继续完成难题研究。
 
郭光灿非常欣赏他的学术志向,从不催促他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同样的助研补贴,并资助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英国、新加坡等地学习交流。最终,“博五”时李科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量子信道的另一个容量即私密容量也是不可加的,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研究论文《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物理评论通讯》上,受到审稿人的赞赏。
 
“我无法预计李科未来的学术成就会有多大,但是我相信,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纯净心态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郭光灿说,“我很在乎研究生的学术追求,尊重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不遗余力地支持好苗子去做那些可以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学术工作。”
 
“我们导师常讲,怎么样才算你研究生毕业了?你能教会导师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才算能够毕业了。”该校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陈旸说,“导师在某个领域里应该是权威,但在这个领域的某个课题上,研究生一定要做得比导师深,否则就不能说是很优秀的毕业生。”
 
目前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读“博四”的李会会,师从俞书宏教授。博三时,她已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达到中科大博士生的毕业标准。“当时我手头正在从事的一项科研任务还未完成,为了做出更高水平的工作,我申请了‘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将博士毕业年限延长了一年。”李会会说。
 
根据中科大的统计,该校研究生对整个学校SCI论文的贡献率达到62%,博士生在Science、Nature(含子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17篇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
 
“每一个毕业的研究生身上,都应该打上导师的‘品牌’烙印。”张淑林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