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明彬 周秀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12 9:07:08
选择字号:
聂建国院士:抓住机遇做大事业

 

■通讯员 曾明彬 周秀平

聂建国常说,他为自己在我国选择了土木工程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庆幸,因为他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只要和谁聊起聂建国老师,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组合结构”这四个字。30余年来,聂建国为了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在学术研究、工程实践以及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取得了突出成绩。2013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学术界同行眼里,聂建国是一位不断创新的开拓者;在工程界的同行眼里,聂建国不但是组合结构研究的坚守者,还是一位满怀责任感的实干家;在他的学生眼里,聂建国更是一位深受爱戴的良师益友。

不断创新的开拓者

“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大发展给结构工程,尤其是组合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土木工程应当成为我国最有希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之一。”聂建国坚信,中国目前已经是土木工程大国,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必将实现老一辈提出的土木工程强国的目标,而组合结构也必将会在实现我国土木工程强国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聂建国带领着他的团队立志做一等的事业。“作研究有两个方向,一种是追踪国际上的热点,另一种是引领国际上的热点,第一种我们要做,但我们更应追求后一种。”他始终坚持“做一流的项目,做有价值的项目,做引领组合结构前沿的项目。”

正是怀着这样的抱负,聂建国在组合结构的新体系和新技术,组合结构的基本性能、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既有结构新型加固改造技术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发的叠合板组合桥面系、双向组合梁板结构体系、槽型组合梁、抗拔不抗剪连接综合抗裂技术、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等都是对传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重要发展。

他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是关于组合梁滑移效应的研究。1995年他发表了关于该问题的第一篇论文,之后就掀起了关于滑移效应研究的热潮,相关论文目前已被他人引用380余次;关于高强不锈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论文,连续被评为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内学术论文奖。此外,据结构工程领域国内著名期刊《土木工程学报》统计,该期刊自1954年创刊至2005年,被引用最多的前8篇论文中,有3篇是聂建国教授的论文;据《工程力学》统计,该期刊自创刊至2008年,聂建国的论文综合引用率最高。

组合结构的坚守者

要做大事业,不仅要有眼光,做一流的项目,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上世纪80年代初,聂建国刚开始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时候,中国经济实力还很弱,组合结构应用很少,论文也没人引用。但他看准了组合结构的发展潜力,就坚持在组合结构的研究方向上一直走下去,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正是由于他30余年在组合结构这一领域的积累,才有了如今事业上的高度。

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其实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尤其像聂建国那样30年来无论周围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能始终如一地钟情于组合结构的研究,更是难能可贵。

1989年2月,聂建国被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派往前南斯拉夫进修。由于他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出色的表现,国外导师主动提出后续资助,让他转攻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后,聂建国于1992年3月回国,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做沈聚敏先生的博士后。

在清华做博士后的日子,也正是聂建国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当时国内组合结构的研究和应用都很少,要想取得每一点点进展其实都很艰难。“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没有合作导师对我研究方向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一些工程界同行对我最初构想的肯定并提供研究资助,也许我早已退出组合结构的研究领域了。”他回忆说。

聂建国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他在博士后期间完成的第一个工程咨询项目,这个项目当时对他的意义很大,不仅把他的一些构想很好地在实际工程中实现了,更重要的是给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经费,使他完成了许多拓展性的基础科学研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研究积累,才有了他后来成功申请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随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

随着聂建国在行业内的影响不断增大,很多工程界的同行都来邀请他主持工程咨询项目,但此时他却婉言谢绝了许多和组合结构无关的项目,并将它们介绍给更适合的同行,而他仍然坚持只做组合结构。

当组合结构研究不是热点时,他仍能坚持守候;而当组合结构研究成为热点时,他又能不断发展新的方向。

满怀责任感的实干家

聂建国研究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致力于解决大型复杂土木结构工程中的一些关键难题。他的研究灵感多源于实际工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提炼其中的科学难点和技术瓶颈开展深入研究。

“作为一名从事土木结构工程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理论,更要心系社会。”这是聂建国一直坚守的工作准则,也是他多年来从事结构工程研究和应用的感悟。他常说:“土木工程这个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责任重大。看看那些桥梁事故、地震中垮塌的生命线工程,还有那些短命的建筑,如果我们能多些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工作做得好些、再好些,也许就能避免或减少许多悲剧和遗憾。”

对于每一项工程,聂建国不仅重视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而且还十分重视施工的可行性。他认为结构工程的成果最终要通过施工这个环节来具体实现,如果无法施工,纵使有再好的构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他的许多成果都是在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提出的。

他的多项成果被《钢结构设计规范》《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等国家或行业标准所采纳,对促进组合结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受爱戴的良师益友

作为和聂建国接触最多的研究生,最让他们钦佩的还是聂老师的为人。

无论取得什么成绩,聂老师始终非常谦虚,他经常说自己只是赶上了好机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做了一些发展而已。

作为一名教师,聂建国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虽然平时很忙,但他只要不出差,就坚持在办公室工作到晚上11点实验室锁门,周末和节假日也基本如此,他说这样学生就能随时找他交流。

聂建国雷打不动地每周参加学生们组织的学术沙龙,保证每周都能和他的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他常说,他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有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组合结构的发展终究要靠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来传承。

《中国科学报》 (2014-12-12 第11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