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12月7日上海讯(记者黄辛)“再见,延安!英国学者林迈可亲历的中国抗战(1937-1945)”图片展,12月5日至12月18日在上海图书馆展出。本次图片展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交通大学为纪念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共同筹划、主办,并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承办。作为承办方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于2014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共同支持和帮助下成立,它不仅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命名的专门学术研究机构,同时也肩负着推广公共历史的使命。
“姥爷说,他是以二战同盟国国民的身份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共同战斗。”在图片展仪式上,林迈可的外孙女李淑珊用流利的中文回忆起姥爷的故事。
成长在英国勋爵家庭的林迈可,毕业于牛津大学。1937年12月2日,28岁的林迈可从加拿大温哥华坐船出发赶赴中国。当年,林迈可和与白求恩大夫同船,两人在船上约定,将来在华北重逢。李淑珊回忆说,白求恩逝世前夕,姥爷曾邀约白求恩到北大宿舍休养几日,但白求恩在一次手术中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抢救无效,林迈可最终未达成愿望。
李淑珊介绍说,白求恩曾托姥爷帮忙修理一块手表,但表修好了,白求恩却不在了。这块手表林迈可一直珍藏着,直到1975年获知石家庄将成立白求恩大夫纪念馆,他将手表捐赠给了馆方。
秘密为中国军队采购物资
在八年抗日烽火中,林迈可利用自己的英国公民身份,秘密为中国军队采购药品、手术器材、技术书籍等重要物资,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后才带着家人离开中国。
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但受技术等限制,新闻一直无法传往境外。本职为经济学家的林迈可,喜爱物理学,尤其痴迷于无线电。1942年,他在晋察冀边区受聘为无线电技术指导顾问。分解缴获的日本无线电设备,成为林迈可的工作重点。经不断研究,他和中国同事一起成功地将旧电子零件改装成无线电收发报机。
在延安帮助设立无线电台
1944年,林迈可和妻子李效黎带着刚1岁半的幼女,冒着枪林弹雨抵达延安,建议设立发射台和定向天线,以便让无线电信号发射到美国。林迈可根据弗雷德里克·特尔曼的经典著作《无线电工程》中的公式,设计出V形或菱形天线,最终成功在延安的土地上树立了天线,并帮助组建了一台一千瓦的发射机。同年8月15日,延安的英文广播面向世界“发出声音”,林迈可亲自参与了英文新闻稿的编辑工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