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亮了明灯,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当《勘探队员之歌》的优美旋律在耳边响起时,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地勘队员在野外艰苦的环境里,为祖国寻找矿藏的豪迈场景。对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的师生而言,这首歌就是行动的“集结号”,激发着他们围绕地质调查与找矿的国家战略,奋勇投身于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的事业中。
组合人才资源 投身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最高学府,自1952年建校以来,大量师生投入到地质调查与地质找矿的教学、科研与生产中,为我国地矿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世纪初,国家启动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该校为了充分发挥多学科集成和人才优势,拓宽战略布局,全面参与到地质调查工作,培养高质量的地调人才,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成立了地质调查研究院,这也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地调院。
弹指一挥间,地调院成立14年来,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技术方法与测试等专业领域默默奉献,到目前为止,地调院师生共获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国家地质矿产保障工程财政专项项目200余项,累计经费达10亿元,完成52幅1:5万和10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任务。不论是在深沟险壑和崇山峻岭,还是戈壁荒漠和雪域高原,都留下了师生们地质调查的身影。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转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地调院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建设的思想,持续改进和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地调项目的管理对于地调院而言举足轻重,针对项目申报,每年都精心组织立项申请,召开专门会议,广泛征集立项建议。此外,还对每一个项目组的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库建设等进行业务、安全培训,并邀请业内专家对所有项目进行质检和野外抽检。注重地调项目的过程管理,强化责任制和质量意识,是地调院管理的特色。而领导班子的的工作状态,决定着组织的命运。地调院院长、博导周爱国教授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他率领班子成员和师生们,在“管理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下,以踏石留痕的斗志,埋头苦干,朝地质调查高峰勇敢跋涉。
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工作,对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有着严格的要求。地调院院长、博导周爱国教授非常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他说:“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优化人才梯队结构中,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校公益性地质调查研究队伍。”目前,地调院在册职工370人,地调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实行全员专职、兼职相结合的聘用共享制,全校绝大多数学院的教师,参与到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负责人90%为教授。
该校校长王焰新指出:“作为高校中的地调院,只有将人才推向社会,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目前,有55名教师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专家和经济监审(预算)专家库,成为入选人数最多的单位。去年,唐辉明、殷坤龙、晏鄂川、苏爱军、徐光黎、项伟、贾洪彪、陈植华、万军伟等9位教授入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组,周爱国当选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诸多专家投身于国家地质调查领域,承担的各类项目遍布祖国大地。
跋涉地调“高原” 树立行业标杆
众所周知,该校地调院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誉为“高校地质调查院的标杆”。而这根标杆的树立,体现着该校的高瞻远瞩与发展眼光,凝聚着地调院师生的心血、汗水、知识和智慧。地调院师生深知:这根标杆不是在舒适的空调房里树立的,而是大家无数个日日夜夜在野外艰苦奋战,精心培育出来的。作为高校地调院,除了完成中国地调局交付的项目任务外,更要在地质调查新技术新领域大力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大学的学科魅力。事实上,地调院的师生们,就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从事地调工作的。
地调院总工张克信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地层、区域地质填图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主持完成青藏高原首批1:25万试点填图和填图方法研究,提出了了造山带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变形、变质历程分析填图法,发展了大地构造相在造山带填图中的应用,解决了一批重大疑难地层构造问题。他主持研制了《青藏高原艰险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和《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手册》,为我国在青藏高原全是实施1:25万地质填图起到了引领和规范作用。2011年,张克信和郑有业两位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这也是当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项中唯一的特等奖!
在传统的地质填图中,地质工作者以手工方法进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数据的共享、交流和修改更新。如何在填图中采用先进的数字,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难题。地调院积极配合中国地调局“数字填图系统研制组”,在野外先行先试,摸索从野外到室内地质数据的采集、整理、检索和成果表达。以张克信、王国灿为负责人的工作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软硬件的定型、野外测试,为改进和优化数字填图系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率先在全球完成了首幅“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图”。依托该研究项目,其成果《1:25万民和县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克信说:“数字填图可以加强多源数据整合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数字地质填图中的野外地学数据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空间数据的整合,提高地质调查的科技含量和研究的广度、深度。”他们围绕项目研究,已公开发表有关数字填图技术的学术论文16篇,为把我国的数字填图技术与成果介绍到国外,提高我国数字区调的国际地位起到了推动作用。
每一个大型地质调查项目,对师生而言,都是一次科学“赶考”。以殷鸿福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2012年圆满完成了中国地调局重大项目《中国西部不同类型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方法》,被业内赞誉“启动了我国青藏高原空白区和造山带1:25万填图,是我国地质填图里程碑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组完成的《东昆仑造山带1:25万冬给措纳湖幅》,被评为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一等奖。其主要研究成果“大地构造相方法”和“造山带混杂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被中国地调局在青藏高原开展的1:25万地质填图中广泛采用,为大力推进我国西部区域地质和国土资源的调查起到奠基和示范作用。该项目组师生们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24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专著3部,资助完成博、硕士论文11篇。
服务国家战略 谱写地学华章
地调院积极拓展地质调查的广阔领域,如资源开发、环境评价、滑坡治理、生态保护等等。而这些领域,在国家社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青藏高原不仅是雪域高原,还是矿产资源的“高原”,这片神秘的大地上拥有无尽的自然资源。如何在脆弱的自然环境中科学开发矿产资源,长期以来都受到社会的关注。周爱国自2008年起,作为负责人承担起“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大约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项目组的师生,克服气候恶劣、高原缺氧等等一系列困难,在青藏高原马不停蹄地驰骋,师生们从地质、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通过项目研究,构建了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输入—响应—输出”模型,提出了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与思路,构建起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青藏高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汶川地震之后,如何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成为我国科学界的焦点议题。2009年,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启动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在此项目的支撑下,唐辉明、胡新丽、李德威三位教授担当起“汶川地震灾区岩体稳定性评价技术方法研究”课题。师生们在汶川地区长期探寻岩体与地震的关系,尤其是在岩体结构与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方面,采用了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典型斜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总结了地震区崩滑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地质灾害生成规律,从而为地震灾区后续发展、防灾减灾、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精准的地质数据。
地质找矿与成矿预测是地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调院组织师生纷纷投入到研究工作中。2010年,长江学者成秋明教授受中国地调局委托,担任项目“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总负责人。该项目分为六大子项目,师生们在天山戈壁沙漠覆盖区、大兴安岭南段草原覆盖区和武夷山植被覆盖区为重点,对36个有针对性的金属矿床,开展野外地球化学调查与取样、并构建成矿概念模型,优选出12个具有找矿潜力的远景地段;姚书振教授领衔“秦岭及其邻区成矿条件及选区研究”项目的五年时间里,在这个区域内的8个矿带中圈出41个成矿远景区;魏启荣教授和许荣科副教授负责的“冈底斯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在西藏则学地区新发现矿产20处;郑有业教授负责的项目“西藏班戈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经过三年的研究,探寻到矿点8处,圈定找矿靶区14个……
地调院不仅在地质调查与找矿的“战场”建功立业,还在高等地质教育人才培养中书写华章。据不完全统计,建院14年来,先后有1000余名本科生生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毕业设计;348名硕士生、博士生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学生依托地调项目共发表SCI检索论文65篇,EI检索论文64篇,中文核心期刊300篇,会议论文100余篇。从这里走出的青年才俊,奔赴祖国四面八方,活跃在中国地质调查的舞台。
地调院注重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地矿行业培养人才,形成人才输送的“辐射源”。近年来,先后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举办“地质调查高新技术培训”、“数字填图技术应用培训”、“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培训”、“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培训”、“武警黄金部队区矿调业务骨干培训”等等,共计受训人数3000人次。目前,地调院联手武警黄金部队,对业务骨干进行两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有力地提升了部队的地调工作能力。
地调院在地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经济建设等等方面,谱写地学精彩华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郝翔指出:“地调院能取得一系列的成绩,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关怀和支持密不可分,和全校师生们的艰辛付出密不可分。今后,地调院将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发扬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的“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以昂扬的精神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吹响地质调查的“集结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