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刘炎 任会来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12/1 15:00:05
选择字号:
探究白洋淀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该区域承担着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历史使命,而白洋淀流域既是京津冀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又是京南区域生态屏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白洋淀生态保护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由河北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微生物所等8家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共同组建的“白洋淀流域生态保护与京津冀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采访时,该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牵头人、河北大学副校长王凤鸣表示,应将白洋淀整个流域作为整体功能区进行全方位科学规划和保护,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学产研政协同,探究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思维
 
白洋淀流域贯穿河北、连接北京、天津和山西,覆盖面积31000余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到1.2亿。
 
“白洋淀湿地是维系京津冀乃至华北生态平衡的核心,是支撑京津冀的生态基础。”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小亭介绍,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高度重视白洋淀的保护治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白洋淀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但由于区域气候干暖化、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等原因,导致一些生态与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理,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
 
中美绿色合作组织中方首席科学家、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认为,协调合作的机制的人长期缺乏,区域内各主体“自行定位、自谋发展,独自为战”的做法,造成国土空间的低效无序开发,生态资源过度利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国土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摒弃原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思维。陆健健强调,在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为指导思想,开展对白洋淀流域国土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利用,加强土地综合整治,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对白洋淀流域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使命价值和现实意义。
 
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和多领域联合攻关
 
 “从目前研究状况看,现有研究方向较狭窄,研究成果碎片化。研究白洋淀湿地偏多、但研究白洋淀流域的少,从白洋淀角度研究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更少。”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康现江认为,开展白洋淀生态保护,需要通过多部门、多学科和多领域联合攻关,深入探究恢复和保护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实现流域生态健康和京津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资源利用和制度保障体系。
 
“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就是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学产研政协同,着力解决白洋淀流域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王凤鸣说,协同创新中心将以解决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实现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开展白洋淀流域国土资源科学利用、白洋淀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开发、白洋淀流域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区域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白洋淀流域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问题的系统研究。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金营介绍,“协同创新中心”将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在白洋淀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将各个平台的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感知、分析、整合,发现具有规律性、科学性和有价值的信息。
 
“协同创新中心将利用云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为恢复和保护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的科学性提供支撑。”王金营说。
 
白洋淀生态保护不应该是纯环境保护 
 
 “白洋淀生态保护不应该是纯环境保护,应该将人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进去,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总体的设计、规划。”11月20日,来河北大学讲学的国际生态模型学会主席、欧盟环境科技委副主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环境化学教授扬戈森(Sven EriK Jorgensen)到白洋淀淀区内,就净化湿地建设、芦苇沼泽化、水产养殖等问题实地调研时认为,应该建立一个生态模型,把各种影响因素都纳入进去进行预测研究,同时进行碳、氮、磷循环的示范点建设,为全面的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据悉,淀内的水产养殖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部门。全面取消会影响淀区内居民的收入,不取消就会污染淀区环境。对此,扬戈森建议,改变养殖模式,以生态养殖为方向,调整养殖结构,以摄食浮游植物、水草和碎屑等鱼类为主要对象。同时,取消围网、栏网和网箱养殖,建立大水面养殖模式,促进水体循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