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19 8:20:57
选择字号:
时评:“学霸”的选择应得到更多理解

 

■安芷

最近,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上,周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了宣誓。2011年,周浩决定从北大退学,转学到更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变成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变成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对此,周浩表示毫不后悔。

放弃北大,选择技校,的确是周浩的个人选择。从百年学府转入一个在知名度上落差甚大的职业技校,这样的决定也让周浩的父母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难怪人们会望着周浩毅然决然的姿态惊呼“学霸的追求你不懂”。

不过,为了兴趣放弃名校的,周浩不是第一人。在他的“前辈”里,有被称为“最成功辍学生”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还有从加州大学富尔顿分校肄业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周浩之所以有勇气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了解自身兴趣所在,并执着于对兴趣的追求。

纵观古今中外,我们会发现,有大成就的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对事业有着浓烈持久的兴趣。

与此同时,这样的魄力还源于对“兴趣如何落地”看得非常清楚。比如,周浩在作决定之前已经了解到德国技师水平和中国技术人员队伍现状的情况,并最终把兴趣特长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将“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定为自身发展目标。

但问题是,在国内,强调名气与地位,而非兴趣,早已成为公众心目中择校、择业的重要标准。报考哪一所学校和专业,选择哪份工作,不是依据个人兴趣和发展等因素,而更多地是基于学校声誉、专业热度、就业前景等外在标准。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学霸”的选择。

不仅如此,周浩引起的轰动,还反映了我国职业型大学实力薄弱造成的无奈。从这个层面来看,周浩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恐怕并非所有弃读名校的追梦人都能像他一样得到重视。或许,未来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平台,助推有兴趣、有特长的“准人才”走上成才之路,让他们有机会把自身特长落到社会需求里去。

总之,无论是从价值观,还是从硬件平台上,我国社会似乎都缺乏对兴趣的重视和支撑,但“学霸”的追求,理应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中国科学报》 (2014-11-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