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养老等都是当今社会敏感的热点问题,近来,少数经济学者不时就这些问题发出雷人之语:“北京房价要涨到80万元/平方米”、“房价涨到顶就没人投机了”、“延迟发养老金,期间男的可以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做点编织”……这些论调令人惊愕,并引爆网络,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学者为何好发雷人之语?
骇人之语惊爆网络
正当普通百姓因无力承担高房价而烦恼时,北京一个教授的预测令大家更加惶恐。这个教授在参加某活动时称,北京房价在25年之后上涨到80万元/平方米并不稀奇,南京的房价在25年之后,也能上涨到40万元/平方米到60万元/平方米。他还表示,如果他在25年前说这样的话,肯定没有一个人相信。现在,也是基于各种环境和指数不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个大概的预测。
另一个专家也谈到高房价的好处。他表示,要想遏制房子投机,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房价涨到头就没人投机了。他说:“香港为什么没人投机房子?因为房价太高了,没人炒得起。”
在令人敏感的养老金问题上,近日,一个教授在回应“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那这15年怎么办”时答道:“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参加社会服务,男的去养老院做园丁,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多好!”
专家学者们的“骇人语录”一出,网民们在惊愕之余,不断发出质疑、批判之声。有网友惊叹:“奇葩”、“惊呆我和我的小伙伴”。还有的讽刺说,“教授,教授,叫人难受”。
专家要珍惜其权威性
网友们在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宣泄不满情绪之外,还进行了认真分析。有网友表示,教授的观点是一种线性的、简单的增长模式下得出的结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同经济增长一样,有很多复杂的变量构成制约因素。而且其预测周期太长,难以证伪,也同样难以证实。除了增加购房者的焦虑之外,对眼下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一些专家学者为何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有分析认为,一是为个人出名,所以在公众关心的问题上出狂言,能引起大家关注,搏人眼球;二是有些专家学者疏于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只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三是某些专家被利益集团利用,在某些时候充当了它们的代言人。
其实,学术上百家争鸣,各种言论出现很正常。但专家学者不比普通人,他们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其话语传播影响力非同一般,有可能左右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言论不当将误导大家,甚至扰乱市场秩序。专家学者们应该以公正、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尽量符合事实的科研成果呈现给大家,否则,只会被公众笑话,最后落得毫无权威可言。
完善网上舆论生态
对于误导公众的言论,传播网络也有责任加强自律。作为公共资讯平台,网络一旦管理不当,或掌控不当,将可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但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管理存在主体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
当前亟须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和预警体系,并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以法治网。同时,网民也要保持理性,避免被错误的信息和观点蒙蔽利用,甚至跟着推波助澜。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丁茂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思想市场的放,不代表放任自流。比如,最近对网络市场,加大对于造谣者的打击力度,这是完全正确的。对于经济上的学术观点,如果真是属于学术观点,应该放开让大众来讨论和鉴别。但是,如果某些人动机不纯,为了炒作,为了出名,则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定生死,因为那样来得太慢,有些观点可能误导大众,引起社会问题。对于这种情况,网络载体应该担当起一定的管理职能。你不能只搭台、不管理、不服务、不负责,而应该承担起社会义务、道德责任。坚持思想市场开放,和胡说八道性质不同。”
“完善网络生态,各个网络自身要担当起第一责任,这对于建设健康的思想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丁茂战指出。(原标题:少数学者为何好发雷人之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