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15 8:41:17
选择字号:
访北理工庞海芍研究员:机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大量事实已经证明,海归人员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对中国在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迅速发展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本报记者 王剑
 
近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历年来的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60%选择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成之后流失海外的情况也较为严重,归国的仅占少数。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于中国的人才状况而言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书记、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高考状元60%选择出国留学,并且大多数学成之后选择留在国外?
 
庞海芍:高考状元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我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和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从教育理念到整个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有比较大的差距。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都比较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各方面工作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为学生服务,并且在制度上保障了学生的中心地位。
 
所以,我认为选择先进的教育模式是影响高考状元去留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高考状元选择出国,比如在一些学科领域,发达国家还是走在前面,出国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国际化的氛围,可以拓宽视野、掌握流利熟练的英语;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实验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吸引优秀学生选择国外大学的因素。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且日趋低龄化,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庞海芍: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家庭的经济实力有关。低龄留学生的学费主要是由家庭来支付,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的富裕,更多的中国孩子可以走出国门看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应该是一件好事。
 
其次,很多家庭希望孩子更早地适应西方文化环境,年龄小一点出国学习,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接受起来相对更容易,也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也有一些家长早早送孩子出国读中学、上大学,是为了回避中国的高考制度。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很不适应我国“一考定终身”的残酷高考制度,甚至难以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也有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不值得为这种应试教育作牺牲,所以宁肯花些钱让孩子回避国内高考,选择到国外上中学,然后上大学。
 
我还想说一点,选择出国学习不要盲目,如果自身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的话,申请国外名校也很困难,很可能是花了高昂学费只能在国外上二流甚至三流的学校,这样做值不值得?这些孩子将来回国或者在国外就业有没有优势?这些都需要学生家长认真进行理性选择和判断。
 
《中国科学报》: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将近200万。而回国总数不到35万,不归率高达70%。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庞海芍: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应该长远地看、辩证地看。第一,出国留学人员什么时候回国应该长远看。可能有的人学成立刻就回来了;而有一部分人会工作一段时间,有了海外工作的背景以后再回来;还会有一批人到四五十岁以后才打算回来,所以对回国的问题要长远地看。
 
第二,要辩证地看待为国服务与人才流失。我理解,为国服务不一定非要回国服务,在国外并不意味着不为国家服务,这里有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问题。国际上对人才流动的研究有人才流失论、人才回归论、人才循环论等不同观点。我个人认为,人才不论在哪里,不论是海归还是海鸥,大都会和母国保持紧密的联系。目前国内大学日益国际化,在与国外合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当年出去留学的中国人,他们既了解中国的国情和需求,也熟悉西方的文化和环境,在与海外建立联系和合作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有中国情结、爱国情怀,无论身在何处,总会以各种方式回馈祖国的。
 
《中国科学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奔赴海外留学,这对中国未来的影响是什么?
 
庞海芍:当今社会国际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赴外留学,无疑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潜在力量。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海归人员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对中国在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做出了不容小视的贡献。
 
我们也有一些切身感受,越是出过国、了解了西方文化的人,反过来越是知道中国文化的珍贵之处,知道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哪些是值得我们珍惜传承的,哪些是需要创新改造的。从这个角度讲,众多学子奔赴海外对中国未来的意义非同寻常。
 
《中国科学报》:中国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吸引人才回流?
 
庞海芍:我认为最重要的首先还是发展机会。所谓“事业留人”,事业发展机会增多了,对留学海外的中国人才是根本的吸引力。调查显示,回国人员最看重的正是事业发展潜力以及回到祖国服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其次是改善目前的制度环境,包括管理效率、人际关系、学风、科研氛围、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如果没有好的制度环境,会在非学术事务上耗去很多精力,让人不胜其烦。如在申请项目、评选院士、评审职称等各项学术活动中,常常出现人情重于学术的现象。再加上目前普遍浮躁的学风和社会风气,常常使得专心做学问者吃亏受累,弄虚作假者却大行其道。一些留学归国人员一时难以适应国内的人情文化,再加上在国内缺少“关系”,所以有些人回来两三年不得不再次离开。这些问题就需要国家通过政策和制度逐步引导改变。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
 
第三,要切实解决归国人员的实际困难。如海归子女的入学问题,海归创业者的融资困难等等,这些都需要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
 
《中国科学报》 (2013-07-15 第5版 思想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