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保鲜剂可有效防治柑橘酸腐病 |
常温下贮藏45天发病率低于10% |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苏国华)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科研人员完成的“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介绍,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属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但采后呼吸代谢旺盛,导致其营养与风味品质迅速下降。例如,沙糖橘皮薄汁多,采后病害发生严重,更不耐贮藏,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酸腐病、青绿霉病、黑腐病和蒂腐病。目前,控制沙糖橘果实病害的最有效途径是低温贮藏结合化学杀菌剂处理,所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抑霉唑、双胍盐(百可得)等,但对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控制仍不够理想。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PHMG)是国际上新合成的一种绿色环保型广谱抗菌剂。它通过作用于病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质的膜系统,与细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结合,迅速击穿它们的细胞质膜,攻破病菌细胞的核心,使病菌体内的生命物质外流,从而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此次研究人员提出,可将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应用于柑橘酸腐病的防治,并基于此发明了一种新的保鲜剂。该保鲜剂能明显抑制沙糖橘等柑橘类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特别是酸腐病的发生。例如,沙糖橘果实用发明的柑橘保鲜剂处理后,在常温(15℃~25℃)下贮藏45天后,酸腐病发病率低于10%,而对照组高达60%。因此,此次发明的柑橘保鲜剂可显著降低宽皮橘类在贮藏过程中酸腐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柑橘的经济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3-07-11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