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根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3 8:38:47
选择字号:
柳州源创:小企业挑战喷油器大难题

柳州源创生产车间    柳州源创供图
 
电喷系统、喷油器是汽车的核心技术,但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使用国外的产品已经十多年,要想改变这一使用习惯是个艰难的过程。
 
■本报记者 贺根生
 
汽车喷油器虽小,但其制造工艺却是世界性难题。
 
因为目前世界上能生产喷油器的只有德、意、日、法等发达国家里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多家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开始对电喷系统展开“攻关”,包括电控单元(ECU)在内的十几个零部件都已研发成功并进入工业化生产,唯有喷油器一直久攻不下。
 
而今,这样一个“小而难”的课题,却让一个只有300多人的小企业——柳州源创电喷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源创),成功破解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小企业创造的奇迹
 
“无知无畏,不知深浅步入了喷油器研发,前几年是‘温水煮青蛙’,越来越难受,但我们坚持下来了,经过7年不懈努力取得成功。有人说我幸运,但我深感不易!”针对喷油器的研发,柳州源创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凤君对记者如是说。
 
走进柳州源创,一块由清华大学教授胡擎元雕刻的“自强不息”红色石刻特别醒目。唐凤君说:“这是源创人的座右铭。”
 
在一座集办公、实验、生产为一体的四层楼房,三楼正在进行新生产线设备安装。公司技术总监黎艺文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投产后,源创的喷油器年产量可提高一倍。”
 
喷油器是电喷系统中关键的复杂部件,也是设计、制造难度最大的部件。
 
1999年,我国实施汽车尾气排放欧Ⅰ标准,汽车由化油器供油系统更换成由喷油器、ECU为核心组件的电喷系统。为了适应新排放标准的要求,电喷系统的很多个零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唯有喷油器技术仍在探索,只能靠国外产品“度日”。
 
2006年,柳州源创加入喷油器研发队伍,7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汽油喷油器、甲醇喷射器、尿素喷射器、特种喷射器等系列产品170多款;拥有了“摩托车高速响应电磁阀式喷油器”等两项发明专利、“单孔雾化电磁式喷油器”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外观设计专利。
 
柳州源创还成为目前我国汽油机电磁阀式喷油器方面仅有的两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
 
成功在于研发思路的改变
 
在柳州源创新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忙着安装调试机器设备。黎艺文指着一台设备说:“这组喷油器调试设备,如进口需要500万元,而我们自己研发生产只用了不到50万元。”
 
记者了解到,这类自主研发制造的用于试验、检测和装配的设备,在柳州源创的喷油器制造设备中占80%。
 
喷油器制造在中国没有工业基础,从产品标准,测量、生产专用设备到工艺技术都无参照标准。公司只能围绕产品开发,对生产工艺、产品检测和生产专用设备展开系统正向研究。正是得益于这种研究思维,让柳州源创成功进入喷油器规模制造商行列。
 
柳州源创在开展喷油器产品、工艺技术开发的同时,对喷油器检测、生产等设备进行同步研究。几年下来,他们自主研发、制造了喷油器系列测试仪器和喷油器装配系列设备共计30多款,建立了国内首个汽油机电磁阀式喷油器专项实验室和三条喷油器生产线,同时建立了从设计、工艺、制造到检测的完整的喷油器技术体系,并培养了一支80多人的技术团队。
 
柳州源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产品不断完善、出新,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目前,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巴西、韩国、日本和伊朗等国外市场。
 
彩虹总在风雨后
 
说到柳州源创,员工们会说:“没有唐总的坚持,就不可能有源创的今天!”
 
唐凤君,人如其名,既有女人的柔性又具男人的刚强。接手喷油器项目7年,她对喷油器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与情感。源创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突破,不断超越、提升技术,努力把企业做实。他们坚信:“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彩虹总在风雨后。”
 
如今,柳州源创又在谋划新的发展。
 
在公司一楼大厅,唐凤君指着挂在墙上的规划蓝图告诉记者:由清华大学设计、占地52亩的新厂区,今年下半年将投入建设。届时,柳州源创在喷油器开发制造上逐步实现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梦想将成为现实,公司计划将创新的触角越过国外的缸内直喷技术,用更简单实用的方式,以不逊于缸内直喷技术的“源创”技术,助力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
 
“电喷系统、喷油器是汽车的核心技术,但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使用国外的产品已经十多年,要改变使用习惯是个艰难的过程。真诚希望中国人用中国技术造中国车不再是一个梦。”唐凤君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7-03 第7版 制造)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自然》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