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温超
6月3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温比亚”7月1日前后在广东台山到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而就在上周,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波及我国广东、广西沿海及海南南部,对当地旅游、渔业等造成较大影响。每年夏季,我国都深受台风之害,而相对于天气预报,我国海洋预报在精确度、时效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此,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王辉表示:“我国应加快建立起包含观测系统、数据收集和处理、数值模式和同化、产品和服务保障等领域在内的业务化海洋学。”
海洋灾害高发
国家海洋局每年年初都会发布上一年度海洋灾害公报,2012年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共发生138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25亿元,死亡(含失踪)68人。
苏北“怪潮”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怪潮”在海洋水文与气象等自然因素的结合之下现身,潮位短时间内急剧上涌、流速急剧增大、水深急剧升高,接连造成重大海难伤亡事故。据资料显示,1998年至2008年,苏北“怪潮”引发海难事故多达53起,死亡(失踪)149人。
国家海洋局去年年底发布的调查显示,风暴潮约占全部海洋灾害的94%,近20年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风暴潮是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江文胜介绍说,“在我国,由台风引发的风暴潮最为常见。”
近年来,海洋生态灾害频频发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介绍说,除了藻类引发的赤潮和绿潮,还有水母和海星等海洋动物大量繁殖所引发的生态灾害。例如,2009年7月,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热电厂的海水泵房取水口涌入大量水母,严重影响了青岛居民和工业的正常用电,3天共清理出约10吨水母。
对此,王辉强调:“海洋防灾减灾的前提是海洋预报。”他认为,应通过发展“业务化”海洋预报,提供稳定、及时和高质量的海洋服务。
业务化助力预报
所谓“业务化”海洋预报,是一种实时提供海洋信息的公共服务。其与天气预报的功能类似,通过数值预报方法,可以对海洋未来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
目前,国际上已通过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全球数据同化试验(GODAE)等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大量的实时、长序列观测数据,并促进了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也初步建立起面向不同需求的全球海洋业务化应用服务系统,业务化海洋预报在防灾减灾上已初见成效。
例如,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副主任龚茂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针对苏北浅滩“怪潮”发生的特征,该中心制定了流程化的预报业务工作程序,建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每天向南通市提供常规预报和风险预警。如今,尽管“怪潮”仍时常发生,但在业务化海洋预报的严密监控下,“怪潮”几乎再也没有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风暴潮是海洋预报的主要内容之一。”王辉介绍说,国家海洋预报台5月27日发布了今年首个温带风暴潮橙色警报,令受影响地区可以提前设置警戒,为群众提供安全指导,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从业务化海洋预报服务中获益。最近,在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中,通过对小范围海域的海浪、水位变化的精细化预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为施工部门提供了合适的作业窗口。
“这标志着我们的预报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业务化产品。”王辉说。
诸多科学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上,数十名与会专家对“海洋预报前沿与业务化海洋学”进行了探讨。多名专家认为,我国业务化海洋预报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解决。
“数据同化”便是问题之一。将不同来源、不同误差、不同时空分辨率的观测资料融合进预报模式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王辉强调,为提高海洋预报的准确率,数据同化是“最基础的工作”。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朱江则认为,同化系统的改进、日益增多的观测资料、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等方面均对数据同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同时,探索更精确、合适的数值算法方案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科学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福建省“风暴潮—近岸浪—洪水耦合精细化漫堤预报系统”已于去年投入业务运行,使我国风暴潮预报技术得到了提升,温带风暴潮预报系统的预报时效也从短期拓展至5到7天。但专家们认为,其分辨率、精细化仍有提高的空间。
未来,开发深海资源、保障全球航运、远海军事防御等活动,需要我国海洋预报范围从近海逐步覆盖深海、大洋和两极,面向整个世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加强海洋预报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为真正实现海洋预报“业务化”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3-07-0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