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娜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3-6-27 9:58:14
选择字号:
天宫一号礼物揭晓:刘洋藏中国结及福字卡片
 
昨天(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三名航天员回家啦,他们在太空的15天飞行为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一直未露真容的神秘太空礼物是什么?聂海胜在太空授课中称的体重为什么多了7公斤?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落地前为何冒出了巨大浓烟?这些答案都在昨天一一揭晓。
 
■礼物
 
寻找是个快乐过程
 
在此次神舟十号飞天之前,神舟九号的三名航天员就表示在离开天宫一号前为神十航天员留下了神秘礼物,引发人们极大的好奇和猜测,但在航天员的15天神十任务里,这个谜底一直没有对外揭开。昨天,藏在天宫一号里面的神秘礼物终于揭开了面纱,对外公布了三名航天员找到礼物时的画面。
 
礼物是刘洋在太空亲手编的中国结,以及三个福字卡片,刘洋在卡片背面写下祝福语,“祝愿战友们每次任务都安全、顺利、圆满成功”,刘旺写下的祝福语是“欢迎你们来到天宫一号”,日期是去年的6月27日,也就是神九航天员撤离天宫的前一天。
 
据神九航天员刘旺介绍,礼物是藏在了仪器板侧面缝着的袋子里,中国结放在一个特别的包内,神十航天员在上天之前并不知道藏在哪里,“寻找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刘旺说。
 
画面显示,在找到礼物后,航天员都很兴奋。聂海胜手拿中国结,王亚平在旁露出灿烂笑容,之后王亚平漂浮着拿着福字卡片一一展示。
 
太空写字使用压力笔
 
“神九”航天员在太空为“神十”航天员写下祝福,而这种书写是如何实现的呢?据航天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使用普通的油笔或水笔在太空中是无法写字的,因为失重的原因,在太空中这样的笔是无法出水或者出油的。在国际上的航天飞行早期,航天员使用铅笔写字,通过摩擦力而不是重力来实现书写,但字迹并没有其他笔那样清晰,也不利于保存。后来人们研制出了特殊的压力笔,在太空中使用这种笔时,会带有压力。现在,在太空中写字已经不成问题了。
 
■澄清
 
海胜体重没有暴增
 
在太空授课中,测量体重显示,聂海胜的体重是74公斤,有媒体根据资料算出他的体重长了7公斤。对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昨天表示,注意到了网上对这个问题的质疑。聂海胜参加神十任务发射出征的当天进行了体检,体检是空腹净重72公斤,网上说的67公斤是聂海胜2005年参加神六任务时的体重,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他的年龄也从41岁到了49岁。按照中年人群的体重增长规律,体重增长5公斤是符合正常规律的,而且他72公斤的体重也是符合我们发射要求的。
 
邓一兵解释说,在太空授课的过程中,聂海胜用质测仪测量质量时,当时穿着舱内的工作服、内衣、舱内工作袜,还有舱内用鞋,这些重量统计起来大约是1.89公斤。太空授课时测量出的聂海胜的质量和他的实际体重是基本相符的。
 
王亚平确系80后
 
此次作为“80后”的王亚平首次飞天,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此前有消息称她和刘洋同龄,都是1978年生人,因此网上有人质疑王亚平的生辰。
 
对此,邓一兵表示,我国载人航天任务实施以来,至今为止已有五次载人航天发射,每次执行任务,航天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生年月都是发射前一天才正式公布,在此之前所有的相关报道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是子虚乌有。公布航天员基本信息时,有一套严格程序,既要认真比对他的公民身份登记信息,也要查入伍登记信息,同时要查个人档案,还要个人签字。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论是王亚平的公民身份登记信息还是入伍登记信息,显示的出生年月都是1980年1月。”
 
至于网上讨论的问题,邓一兵认为这跟前几年有关媒体报道失实有关。
 
■释疑
 
出舱准备要85分钟
 
昨天在航天员着陆后,并没有马上出舱,而是进行了85分钟的出舱准备,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在舱内进行重力再适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呢?据了解,航天员在舱内进行重力再适应期间,主要开展肢体运动、逐步站立适应、补充饮用水和营养液。在航天飞行过程中,3名航天员承受了多重冲击。当航天员返回着陆后,必须重新适应地球环境。航天员普遍存在重力再适应反应,最明显的表现是心跳加速,多汗,轻微的运动失调。航天员自我感觉头晕,肢体格外沉重,站不起来。航天员站立时身体摇晃,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立位耐力下降,行走时动作失调,不灵活。这种反应是航天员重新回到地球后的正常生理反应。
 
反推发动机产生烟雾
 
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号返回舱,从太空返回地球的“最后一米”过程中,冒起了巨大的烟雾,这主要是由于返回舱底部的四只反推发动机承载缓冲过程所产生的。
 
据了解,反推发动机只有11公斤,看上去像一顶大号的“礼帽”。“礼帽”上端填充固体燃料,安装在返回舱航天员的椅子下方;“礼帽”下端是密集的蜂窝状小孔。在正常返回状态下,返回舱距离地面约一米高度时点火,产生反推力起到缓冲作用。
 
返回舱触地瞬间要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仅靠降落伞的缓冲作用还很不够,试验表明可能会导致航天员的颈椎受伤,因此需要反推发动机进行着陆前最后一步的安全保障。反推发动机点火时能产生3吨向上的推力。返回舱着陆时,四只共产生12吨向上的推力,抵消了大部分返回舱的动能,从而达到减速目的,保证返回舱稳稳地降落在地面。
 
理想的缓冲效果是当反推发动机熄火时,正好是返回舱的落地时刻。因此,反推发动机研制的技术难点就在于“精确”和“同步”。
 
相关专题:神舟十号发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