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建斌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5-27 9:30:48
选择字号:
蛟龙号下月将载多名科学家至深海科考

出水后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人民视觉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在空气中的重量不到22吨,能承载3人。设计能力为下潜7000米,是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的最大深度。
 
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
 
核心阅读
 
6月初,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即将出发,开启试验性应用航次。在这个航次中,将会有不止一名科学家乘坐“蛟龙”下到深海进行科考。5月26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详解蛟龙号如何进行试验性应用。
 
自去年7月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圆满结束,从今年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目前,载人潜水器的本体、船舶与水面支持系统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此次蛟龙号深海探险,不同于以往的海上试验,而是一种试验性应用——蛟龙号在完全投入业务化运行之前,继续完善技术性能、培养人才队伍,同时也开始为科学家服务。
 
试验性应用航次6月起航,分3个航段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说,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计划6月初起航。
 
其中,第一航段为43天,计划于6月初从青岛起航,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开展定位系统的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
 
刘峰说,此次在潜水器上加装了一套定位系统,在海底的绝对坐标定位可以达到米级精度,误差最大不会超过10米。同时潜水器上的视频系统也进一步改进,使得图像更加清晰。这一航段将对南海深部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查研究,探寻相关地质规律。
 
第二航段42天,预计7月中旬于厦门起航,主要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海底视像剖面调查和取样,为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结核覆盖率估算提供视像资料和样品,同时开展常规环境调查,收集环境基线数据,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义务。
 
蛟龙号在该区域作业的水深约为5000米,在该个区域的深海作业结果,将决定该多金属结核合同区会否成为我国第一个海底矿物试采区。
 
第三航段28天,计划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为参与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刘峰说,海山的地形远比海底平原复杂,将给潜航员的驾驶带来挑战。我国大洋科考所发现的热液硫化物区即黑烟囱区域,有着石林般的地形。海山区域的驾驶经历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潜航员驾驶能力。
 
多位科学家将乘坐“蛟龙”下海,已完成短时间培训
 
据介绍,此次蛟龙号投入试验性应用,将会有不止一名科学家乘坐潜水器下到深海海底进行科学考察。
 
刘峰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的任务安排将坚持安全第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通过发挥蛟龙号的独特技术优势,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及大洋资源调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检验、完善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和作业规程,培养业务化运行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
 
刘峰介绍说,蛟龙号此前的多次海上试验,都是由专业潜航员驾驶潜水器,其他的潜航员也都是参与潜水器设计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而今年蛟龙号进行试验性应用,将会让科学家乘坐潜水器下水。这些科学家都是在与科学任务相关的前提下由个人申请的,其中还包括一名来自香港的科研人员。
 
这几名科学家“乘客”已完成了较短时间的培训,了解和掌握潜水器的基本性能,以及潜水器内部的作业规程。训练的重点内容,是要让这些科学家“乘客”能在突发情况下自己驾驶潜水器返航。
 
刘峰说,对这些“乘客”的体能要求并不算特别严格,只要身体健康、体能良好,没有心脏病之类的突发疾病即可。
 
实际上,潜水器的设计目的,就是作为一个科学装备和运输系统,可以搭载作为乘客的科学家,抵达几千米的深海海底进行考察。
 
第二批潜航员即将开招,将选拔两名女潜航员
 
相比普通乘客,对于专业潜航员的各方面要求就要高得多。他们所经历的培训也需更为严格。这是因为,潜航员是潜水器的驾驶员,在潜水器内工作的时间长,到海底的次数多,担当着深海科考队的安全责任。
 
为满足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发展需要,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近期将向社会公开招聘我国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计划选拔人数为6名,其中两名为女性。
 
第二批潜航员的选拔将经过基础知识、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考核。
 
据介绍,作为载人潜水器的主驾驶,潜航员在载人深潜过程中肩负着载人潜水器的驾驶操纵、深潜作业等重要使命。同时,潜航员也应是具备优良专业素质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载人潜水器技术支持、维护保障与升级改造任务。
 
(原标题:“蛟龙”将载科学家乘客闯深海(热点解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