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高校大四课堂门可罗雀、教师频唱“空城”计 |
关注“大四空巢”:教室空了,学生去哪儿了 |
|
一些高校大四课堂出现“空巢”现象,有人因此质疑是否大学四年缩水。如何看待“大四空巢”现象?中国教育报从今日(12月14日)起,将推出“关注‘大四空巢’现象”系列报道。通过记者的实地调查、采访,从专业的角度,关注大四学生为何逃课?大四的课该怎么上?大学四年的课程又该如何科学规划?敬请关注。
这几天,人人网网友小琳发了条状态感叹:“100人的教室就坐了30多个人,老师点名都不知道点谁好了!”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王婧,也有类似的感觉:“大四课堂的出勤率确实比以前低了很多。不点名的课逃的人很多,而点名的课程也有很多学生等到点名结束就走。”
大四学生在做些什么?为何“空巢”现象如此严重?学生又该怎样处理学业与前途之间的关系?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采访。
有课不上,纠结!
王婧说,这学期她所在的班级共有10门课,如此大量的课程让她烦恼而又无奈。“大四开始为毕业后的事情做准备,上课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考研都没时间复习了!”王婧介绍,班内考研的同学一般不去上课,就在上课教室的隔壁自习,如果老师点名就马上赶过去,点完名再回去自习。而更多考研一族则会选择到教室但不听讲,专注于自己的复习资料。而找工作的同学如果需要参加招聘会、面试,就要到学院开具请假条,更多人为了避免麻烦则会直接逃课。
不只是王婧所在的班级有这种情况。记者日前在网络上进行针对大四学生的问卷调查,在“是否会为了准备考研、找工作等其他事务而逃课”一项中,10%的受访学生投给“总是”,而30%投给了“经常”,而这些人中不乏一学期有4—5门专业课的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柯岩因为参加招聘会而逃过不少课。她告诉记者,其实她也很矛盾,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工作,课程只能靠后站。
能过就行,功利!
除了上述的考试和找工作的压力之外,大四课堂出勤率低也跟“大四课程成绩不与未来发展挂钩”有关。王婧告诉记者,出国、保研的人只要看前三年的成绩即可,多数学生认为只要不挂科、不影响毕业就行。持相同心态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像我这样的工作定了之后就会想,不挂就行了。考研学生更是,复习考研更要紧。总之,我觉得自己的心思已经不在学习上了,不能勉强。”柯岩说,“感觉现在大学学习特别功利,但我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短期之内也是改变不了的。”
不过,有为考研、工作而牺牲课业的学生,也仍有许多大四学生坚守课堂。记者采访多名学生发现,出勤率较高的基本上是点名较为严格的课堂。辽宁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吕梦告诉记者,她本学期有5门课,每门课的老师都会考勤,其中有两门课的老师明确告知:3次以上不到课则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为了能顺利毕业,学生们不敢轻易逃课。
另外,不同学科的课堂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势。理工科由于专业课体系环环紧扣,平时功夫很重要,考前临阵磨枪用处不大;并且大四课程与毕业设计紧密相关,很有用,因此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课得到相对认真对待。吉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班学生韩絮正在准备换方向考研,但仍然坚持去听每节专业课。她告诉记者,这学期上的专业课虽然考研用不上,不过生物学的知识全都是相互关联的,都可视为以前专业课中某一个方面的深化,不论以后研究方向偏重哪个具体领域,都能用到。
只顾眼前,糊涂!
有专家认为,上课与考研、找工作、出国并不冲突,少数学生以考研和找工作为由不重视课业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之所以有学生将之对立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包括部分大学生相当急功近利,很难潜心看书学习,也很会耍小聪明临阵磨枪应付各种考试。“有一些课程在考研时可能也会考,在找工作及以后的工作中可能都能用到。而且很多安排在大四的课都是排在课程金字塔最顶尖上的课程,弃之不听也是很可惜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团学办公室主任阎芳说。
那么,大四学生应如何正确处理学业与前途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李萌昀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大四的时间不够用,是因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即没有尽早决定以后怎么发展。“我见到的多数学生都是这样的:保研也想参加,工作也要找,出国也申一申,就是想多几重保险。这是最大的浪费。”李荫昀说,人们总要给自己留后路,同时经营多种选择,而这就意味着做每一件事情都不能百分百投入。“这其实是没有决定,是等着别人来决定自己。建议学生们把握自己,早做决定、主动做决定,不要逃避。”李荫昀建议,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应当尽快完成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培养选择与放弃的能力,提早做好关于前途的规划,避免到了大四手忙脚乱,既耽误了学业,又影响了就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