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低技术水平、以低价竞争的企业开始蜂拥进入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并且已出现脱硫技术不达标、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图片来源:昵图网
■本报记者 贺春禄
进入12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意外遭遇了雾霾的强烈“狙击”,上海、南京等地PM2.5指数频频爆表——推开窗却“伸手不见五指”已成为人们相互调侃的笑话。
随着京津冀长三角雾霾迅速连接成片后,中国竟有20个省份共10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在来势汹汹的雾霾面前,国人已经“无处可逃”。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此刻节能环保产业的地位正日益凸显。随着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加剧,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但是技术水平不高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试图通过低价竞争获取项目等不良现象也开始出现。
治理任务重
近年来,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目前,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主要包括脱硫、脱硝、除尘三大重点领域。
“2012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总体产业规模达975.1亿元。”赛迪经智城市投融资咨询中心高级咨询顾问江晶晶告诉记者。
来自赛迪经智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脱硫产业规模总体上增长平稳,整体产业规模超过132亿元;脱硝行业产业规模约为544.5亿元,总计新增脱硝机组容量1.53亿千瓦;除尘行业的市场规模则接近300亿元。
不过,江晶晶指出,虽然中国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产业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效,但严峻挑战仍不断出现。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林良敏也对记者指出,虽然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但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最为明显的是,中国雾霾范围的扩大与严峻程度的加剧。
而从细分领域来看,江晶晶指出,中国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脱硫任务仍然艰巨。
目前,我国60%以上省份单位面积的年煤炭消费量都高于国外,而且50%的煤炭消费来自非电力行业,仅部分东部沿海省份的单位面积汽柴油消耗水平接近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此外,中国工业尚处在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电力、建材、冶金等行业增长较快但污染也非常严重,所产生的粉尘、烟尘数量巨大,因此中国的除尘设备潜在市场也非常巨大。”江晶晶说。
目前我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扶持脱硝,因此她预计未来“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扶持脱汞甚至脱碳行业。
不会重蹈光伏覆辙
尽管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前景被看好,但也有业内观点认为,政府扶植过程中需要慎重,应该避免使该行业走上光伏产能过剩的老路。
对此,江晶晶认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并不会重蹈光伏的覆辙。她指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与光伏行业不同,其市场需求非常明显,而且大气污染治理属于刚性需求,市场容量大。
即便今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供给接近市场饱和,企业也会因为市场需求大而能较为容易地控制供给关系。
“不过,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扶持,应当体现在引导各细分领域不要一哄而上突击发展,而应有步骤、分重点地逐步发展。”江晶晶建议。
林良敏也表示:“国家计划投资17000亿元用于改善大气污染状况,但政府同时必须客观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不然也仍然会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
而且,由于环保设备市场需求同样受制于社会环保意识以及企业环保投入,因此决定了节能环保行业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技术是阻碍
对于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而言,江晶晶认为今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技术层面。
目前,我国大批钢铁、火电、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减排集中整改,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比如规定自2013年3月1日起,在作为重点控制区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新受理的火电、钢铁环评项目需要受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限制;自2014年7月1日起,在47个城市的主城区范围内,现有项目中的火电行业燃煤机组必须执行烟尘特别排放限值等。
江晶晶告诉记者,面对当前多个行业集中整改的突出局面,一些低技术水平的企业开始蜂拥进入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目前在治理中已出现一些脱硫技术不达标、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在集中整改的同时,企业低价中标、低价竞争等不良现象也开始出现,造成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不佳,如部分设备设施无法正常运转或者出现石膏结垢等问题。”江晶晶说。
她认为,对政府而言,要积极应对当前行业低价中标与低价竞争的问题,而且要从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把好关,并严格贯彻防治结合的理念。
对此我国政府也正作出应对,比如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大气污染“国十条”就体现出应对大气污染“防治并举”的思路,分别从预防端、治理端和保障端三大环节对应对我国大气污染的问题做出了指导。
同时,对技术水平不高的治理企业而言,则应提高技术能力,并打通全产业链,避免出现上游催化剂供应不足、下游排污需求无法对接等情况。
林良敏还指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对于相关领域的监管和惩处措施也有待提高。
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并且加强相关领域的惩处法规,在车辆尾气处理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Ⅳ标准,并且加强监管。
“企业应该正确把握政府政策的方向,不要盲目激进,应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战略安排。”林良敏说。
《中国科学报》 (2013-12-11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