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展慧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11-25 15:29:02
选择字号:
我国首个卡林加奖得主李象益:科普,浏览远不够

李象益在进行科普讲座。 记者 赵展慧摄
 
巴西当地时间11月24日19时05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国科技馆馆长、北京市科委特聘科普专家李象益,在巴西召开的第六届世界科学中心大会上,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加奖。
 
卡林加奖创立于1952年,每年颁发一次,主要奖励在普及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荣誉,本报记者专访了李象益。
 
全国建设科技馆投资超百亿元,倡导“科学中心”理念,让公众知道“为什么”
 
记者:中国的科普事业发展的起点在哪里?
 
李象益:我国科普事业在阵地建设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设科技博物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确定要建设第一个科技馆。此后,我国的科技馆都是以科学中心的理念建设的。各地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大规模建设科技馆。近10年,科技馆又一次迎来创建高潮,近年来全国建设科技馆的总投资在百亿元以上。
 
记者:科技馆在科普事业中起到什么作用?
 
李象益:科技馆实质上是博物馆的延伸和发展,博物馆强调以藏品为核心,展示其历史、社会、文化与科技价值。而科技馆则是科学概念的再创造,更加关注展示科学的原理和应用,展示前瞻性的科技内容。以科学中心的理念建设科技馆,简单说,就是摆脱传统博物馆陈列藏品、介绍发展史的形式,强调参与互动和体验。比如中国科技馆一期开馆时,有一件展品叫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参观者只要触摸带有静电荷的金属球体,就会“怒发冲冠”。
 
科技馆教育的本质,是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基础上,更关注传播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强调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因此,我们常说“问题比答案重要”。尤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鱼龙混杂的当下,公众更需要科学的思维、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提升辨别能力。
 
展示“为什么”,就是强调展示“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比如以一个火车头为展品,传统博物馆只要展示外形,而以科学中心为理念的科技馆就需要将火车头“剖开”,要求它可动,让观众看清火车头里有什么结构、蒸汽怎么推动活塞等。这种科普是一种过程教育,让公众了解其科学原理。
 
以科学中心理念建设的现代科技馆的目标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不仅包括掌握科学知识,还有正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具有科学的应用能力,以及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
 
目前科普最欠缺深度教育,通过展教同步开发、形式创新,让科普真正吸引人
 
记者:现代科普教育怎样才能吸引人?
 
李象益:科普工作有两条“战线”。一是进入经济主战场,二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而言,科普内容必须是公众喜欢的,如有关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和贴近生活的。同时,要关注科普的方式。以前城市社区搞科普活动很呆板,往往是在草地上插上几块牌子,写几句科学家名言,或是展出一个科普墙。更好的科普方式就是要运用现代科普的传播方式,比如运用科学中心理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参与互动的形式。
 
记者:您觉得我国科普工作还有什么不足?
 
李象益:最大的欠缺是科普工作的创新与深度教育不够。科普的核心是教育,但目前学校的教程不能完全跟上社会发展。我们常常看到,几百个学生到科技馆走马观花参观一圈,这种“浏览”式的参观当然是必要的,但还需要引导其进入深度学习。
 
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将科普真正纳入大教育的范畴。科普工作者们要深入挖掘展品的价值,不仅讲解其内涵还应探讨其应用,可以将不同科普内容制成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单、工作纸,吸引学校来学习。展教同步开发,这样科普场所才能真正变为校外课堂。
 
让学生更深入体验到创新的科普教育,也需要更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目前北京市科委也在积极推动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中的200多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和80多家企业的科技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参与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
 
记者:面对科普人才短缺的状况,如何广泛地开展科普工作?
 
李象益:首先,要通过科普专家和科普工作者的力量去培养人才,让他们提升科普创新理念,在科普教育上掌握多元的形式与技术,鼓励科学家更多参与科普工作。
 
此外,要注重在政府引导下借助社会力量,通过带动全社会参与,来培养创新科普人才,营造全民科普氛围。比如北京市以社会征集为抓手汇集社会科普资源的做法就卓有成效,“你来提出创新展品展项,我来创造展示条件”。目前已经先后有1000多家单位申报了1500多个项目建议方案,并立项资助了科普场所建设48个。 (原标题《科普,只有“浏览”远远不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