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PM2.5污染物相比,一种粒径更小的颗粒污染物危害更甚。这是否意味着——
■本报见习记者 李瑜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北方城市集中供暖陆续开始,一幕幕“雾霾围城”的景象在东北、华北等大城市相继上演。
而就在供暖城市数量逐渐增多,人们担忧PM2.5指数还将继续“爆表”的同时,一项研究表明,在PM2.5身后,一种或许更为危险的污染物正在觊觎着人们的健康。
10月27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发现,直径小于或等于0.5微米的颗粒物(PM0.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加显著,而且约占空气数量浓度的90%。
消息传出后,短短几天里,PM0.5就被国人推向了风口浪尖。
防治新方向
作为课题组的直接负责人,阚海东这几天很疲惫,而这与PM0.5的甚嚣尘上有很大关系。“千万不要炒作PM0.5这个概念。”接受采访时,阚海东首先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澄清了人们对其研究结果的误读。
他告诉记者,实际上,此次团队测量的对象与通常所说的PM2.5有一定差别。“事实上,我们测量的是大气颗粒物的数量浓度(PNC),所以测量对象应该被叫作PNC0.5。”而所谓PM2.5超标,则指的是质量浓度,而非数量浓度。
阚海东表示,团队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2.5微米之下何种粒径的颗粒物对健康危害程度最大。
同时,“此次的测量地点只是选择了北方的某座城市,所以PNC0.5并不具有普适的研究价值,这方面也没有任何的国际标准,因为没有人会为数量浓度来制定标准。”阚海东坦言。
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张金良看来,“PM0.5”的发现并不奇怪。“大气中始终存在着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通过调节采集器上的装置,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让多大粒径的颗粒物进入采样器作为研究样本。”
“但从常规来说,研究者主要采集的是PM10、PM2.5、PM0.1(超细粒子),测量PM0.5的确实不多。”张金良说。
呼吸道里的“老鼠”
尽管还原了“PM0.5”的庐山真面目,但“污染物越小,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却成为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共识。
“总体上讲,同样质量浓度的颗粒物,其半径越小,比表面积就越大,吸附的有害物质也就越多。”张金良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PM0.1和PM0.5都已达到了纳米级别,相比于粗颗粒污染物,它们能更加自由地进入人体的血液和脏器之中。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沉积过程就像是做‘折返跑’,粒径较大的颗粒物‘跑’起来相对困难,所以通常在上呼吸道中沉积下来,而PNC0.5就像是呼吸管道里的‘老鼠’,可以沿着气流一直扩散到肺泡。”阚海东形容说。
他在研究中发现,PNC0.5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更为密切。“因为0.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有能力透过血气屏障,进入循环系统,从而构成心血管危害。同时,颗粒物还可能改变心血管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
不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韩永翔却对此表示谨慎。
“从学理上推断,细小颗粒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大于粗颗粒物所造成的伤害是完全成立的,但由于缺乏大范围、具体的大气污染研究数据和医学临床实验数据,所以这种说法目前也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很难给出确定的结论。”
谋定而后动
面对来自“微世界”的潜在风险,有关专家表示,治理工作还需“谋定而后动”。
“我不赞成相关部门立即广泛开展PNC0.5的监测,还需就此方向作出更多探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环保署等国际机构均未推出基于PNC0.5(或PM0.5)的空气质量标准。”阚海东说。
他进一步指出,“因为PNC0.5和PM2.5的来源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无非都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致,因此政策层面暂时不需要作出调整。”
这一观点得到了韩永翔的认同。“欧美国家目前之所以不断关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一方面是出于科学研究目的,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背后裹挟的巨大商业利益。”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国内目前还无法自主研发测量PM2.5的仪器,相关设备基本上只能从欧美国家进口。“若不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污染物的关注和研究级别,很可能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将更加艰巨,成本也更为高昂,这对于有效治理当前的大气污染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原标题《雾霾治理:向“微世界”进军?》)
《中国科学报》 (2013-11-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