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29 8:21:45
选择字号:
欧阳自远:宇宙探索精神须代代传承
 
■本报记者 张巧玲
 
8月26日,当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得知首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逝世后,他感到非常惋惜。
 
“我一直希望能邀请阿姆斯特朗来中国,讲述他登月的亲身经历。现在,这个愿望已成为永远的遗憾。”欧阳自远向《中国科学报》表示。
 
1969年7月20日,担任阿波罗11号任务指挥官的阿姆斯特朗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成为首次登上月球的人类。
 
随后,宇航员们开展了大量的月面科学调查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并在月球表面安放阿波罗计划初期的科学实验组件,其中包括一台被动式地震仪和一台激光测距反射镜。被动式地震仪使人类开始了解月震的频度与烈度、月震震源的深度与月球内部结构;激光测距反射镜的应用,则开拓了人类精确测定地月距离之路。此外,他们还在月面采集月岩与月壤样品和人工打钻取样,并带回地球提供给全球科学家研究。
 
“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它是人类空间探索的里程碑事件。”欧阳自远说,阿姆斯特朗本人也是一位献身月球探测事业的“伟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的月球探测事业。
 
据了解,阿姆斯特朗193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沃帕科内塔,14岁接受飞行训练,1962年9月成为宇航员。1969年7月20日,他成为首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职后,阿姆斯特朗到辛辛那提大学任教。1981年,他进入航空技术公司任职,并在1993年被列入美国宇航员名人堂。
 
欧阳自远告诉记者,奥尔德林曾通过欧阳自远在美国读书的外孙将自己的传记转送给他,“传记描述了他们登月的经历,我非常希望有机会邀请阿姆斯特和奥尔德林一同来到中国”。
 
欧阳自远说,相信通过他们亲身讲述登月经历,能对中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事业和航天员训练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激励年轻一代探索未知的太空,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和献身科学。
 
如今,登月第一人已经逝去,但欧阳自远表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精神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进入21世纪,人类再次掀起探月和深空探测的热潮。中国、日本、印度、欧洲和美国都相继发射了月球探测器,还有不少国家正在计划开展月球探测。中国还将于明年实施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开展着陆器和月球车联合探测月球,并同时开展嫦娥五号任务的相关研制工作。日本也明确表示,准备近年发射月亮女神A月球着陆器。印度则提出,在2020年实施载人登月,并宣布2013年开展火星探测。
 
“探索太阳系和宇宙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人类一定会沿着先贤们开拓的道路走得更远。”欧阳自远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8-29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