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雁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2 8:43:17
选择字号:
深深关切情 殷殷期许意
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关怀院士及科学家群体纪事
 
■本报记者 徐雁龙
 
6月11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并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63年的孜孜以求,中国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科技史诗……共和国科技发展之路,是院士、科学家的功劳,也倾注着中央四代领导集体的无尽心血和殷殷关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科技成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环,“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让中国挺起腰杆,屹立于世界东方。
 
当共和国版图还没有完全褪去战争的硝烟,当一穷二白的帽子仍被扣在头上时,毛泽东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身份签署命令,并向郭沫若颁发“中国科学院”印信,勾画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起点,开启了滞留海外的科技人才归航之门。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宴请全国政协委员,亲自将钱学森的席位从第37桌调到第1桌,紧靠自己的右手边。“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呢!”毛泽东对钱学森说,“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得多。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
 
钱学森是一个缩影。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科技人才。在党中央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不能光靠我们这些大老粗。周恩来则表示,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包括改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确定和修改升级制度,拟定关于学位、学衔、发明创造和优秀著作奖励等制度。
 
正是该会议上,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随后,发展科学技术的“12年规划”和“10年规划”相继制定,为中国科学技术确定了发展蓝图。
 
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人员克服物资紧缺、研究基础薄弱的重重困难,凝心聚力,协同攻关。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取得了“两弹一星”、陆相成油理论、合成人工胰岛素等一大批科技成果,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和产业的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基础,使科学之树开始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关于1977年冬天的记忆,热情如火。邓小平运筹帷幄之间,高考恢复,中华大地压抑已久的活力得到释放,瞬间迸发。12月10日,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高考——这个寒冬因为人们热情的爆发而成为千万考生的“春天”。
 
关于1978年春天的记忆,历久弥新。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召开。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打破了长期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禁锢,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开辟了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的新天地。
 
邓小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及科技思想,而且在实践中甘当科技人员的“后勤部长”。正是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和支持下,我国科技事业迅速恢复和重建。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体制等方面原因,当时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长期未能得以解决。邓小平在启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着手解决科技体制问题。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开始了“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的改革。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国科技工作者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
 
如果问“科学的春天”给中国科学带来了什么,科技人员一定会说,从那时起,春天才真正属于了我们。
 
沐浴在科学的春风里,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鼓足干劲儿,奋力拼搏,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成果应运而生,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小到大,迅猛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
 
1995年5月6日,党中央在科学分析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人将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1995年5月,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江泽民等领导同志的关切下,1994年1月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等六位院士关于成立工程院的建议于1994年6月成为现实。
 
李鹏多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与院士亲切交流,表达对院士的殷切期望。朱镕基多次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科技工作者的突出贡献。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两院院士群体的鼓励与关心,释放出“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强烈信号,鼓舞着全国科技人员的高昂斗志。
 
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科技人员的奋力拼搏,书写了世纪之交的科技传奇——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古生物考古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创新成果;超级杂交水稻、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一批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科技创新与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科技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2004年12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分别看望了朱光亚、杨乐两位院士,听取他们对科技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从2004年起,胡锦涛连续出席4届院士大会,亲切接见两院院士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胡锦涛多次强调:“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吴邦国委员长曾相继视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与院士交流。他说,我们每一项重大建设成就,都离不开科技突破和技术创新,都凝聚着院士、专家们的心血与汗水。
 
温家宝总理先后看望吴文俊、刘东生、李国杰等多位院士。在袁隆平75岁生日当天,他还派专人送去了生日蛋糕。
 
贾庆林主席在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思想和革命风范。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副主席分别看望徐光宪院士、闵恩泽院士,听取他们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见和建议。
 
李克强副总理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看望科技人员,并认真听取了李廷栋、陈毓川等院士的意见和建议。
 
对两院院士的殷切期望,折射出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2003年“人才强国”战略实施;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发布。
 
在这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下,两院院士、科技人员倍感振奋,珍惜机遇,共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我国科技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量子通讯、生命科学等领域勇争鳌头,“神舟”、“天宫”实现“太空之吻”,“蛟龙”号成功探海5000米,LAMOST、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陆续建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科技彰显巨大的力量: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科技奥运的1200多个科技项目让我们收获了“科技奥运”的金牌;遥感测绘、卫星通信——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科技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党中央又在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部署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科技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科技人员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
 
正是在中央四代领导集体的关怀和鼓励下,两院院士和科学家群体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深深关切情,殷殷期许意。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对科技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是科技人员不竭的动力之源。而今,再次回望这些深情的关怀,越发感到真挚厚重……
 
《中国科学报》 (2012-06-12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