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大学排行榜备受关注,社会各界由此引发的争论愈演愈烈。
近日,《中国高教研究》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教研究所“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的学术论文《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对武书连课题组推出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提出了若干质疑。该论文指出,依据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得分无缘进入武书连排行榜单的前500名。
武书连博文力证排名科学
对此,武书连在博客上表示,“不得不在没有看到论文的情况下公开回应”:“我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兼顾数量的同时,最重视的就是毕业生质量和科研成果质量。加州理工学院作为世界顶尖大学,在我的指标体系中,只要原始数据准确、计算方法正确,不可能出现人才培养位于中国大学500名之后、只有1.07分的结果。”他同时要求“中科大课题组”公开加州理工大学的原始数据,以重复该论文的结果。
武书连在博文中选择了国内的中国科大与加州理工学院进行比较,采用“缩小中科大规模”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表示,所谓“缩小中科大规模”,就是将中科大的师生(数量)缩小到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并假设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与中国科大教师和学生水平相同。之后,将加州理工学院的师生数据直接替换中科大的相应数据代入评价公式。如果缩小了的中科大人才培养得分,低于“中科大课题组”“推演”出的加州理工学院的1.07分,则“中科大课题组”结论正确。反之,中科大课题组结论错误。
他的计算结果是,这个“瘦身”到与加州理工同样规模的中科大,人才培养得分20.63分,列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第40名;科学研究得分22.70分,列中国大学科学研究第31名;总得分44.33分,列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第33名。“这一结果证明了‘中科大课题组’发表的‘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论文结论是虚假的。”
“那么,真实的加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得分在《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会排到第几名呢?”武书连表示,“我粗略地计算了一次,只有978个本科生、1253个研究生的加州理工学院,在我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人才培养得分居中国大学第1名,其中本科生培养得分第1名,研究生培养得分第1名。”
中科大课题组再次提出质疑
针对武书连在博文中的回应,近日,中国科大课题组再次提出质疑。
“武书连是怎样‘粗略地计算’出加州理工学院得分的,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按照他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得出加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得分居中国大学第1名,我们认为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科大课题组表示:“我们的结论是从学术角度出发,利用有关高校官方网站与汤森路透ESI数据库中的公开数据,按照武书连公开发表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中的算法得出的。”
该课题组认为,不同的研究者在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或许不能完全重合,因而在得分上有可能存在少许差别,但这并不影响到研究结论本身的科学性。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之所以与公众的评价出入较大,核心是因为其指标体系和算法本身充斥着“数量”替代“质量”、“规模制胜”的逻辑,这是课题组质疑的核心所在。
比如,本科生培养得分是由三项加权相加得到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权重为0.6的项,该项分母全国大学均一样,分子由六个子项相乘得到,其中“每名本科毕业生计算分值”均为1,而同一批次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折算系数、大学新生录取分数线折算系数、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结果折算系数、大学全校生师比折算系数”四者乘积相差微乎其微,近似为常数,因此,分子中的乘数之一“大学本科毕业生数量”实际上主要决定了本科生培养得分的高低。
此外,科学研究得分计算中也充斥着“数量”替代“质量”、“规模制胜”的逻辑。比如在统计高校论文时没有考虑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致使一般刊物和《自然》、《科学》等国际最顶级期刊没有区别,不仅不能反映论文质量,更无法凸显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价值与贡献。
另外,中国科大课题组认为,武书连表示其大学排行榜数据源自公开的第三方数据,但其公开发表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算法中存在“大学参与军事科研”的指标。“一般而言军工科研均是保密的,那么武书连所谓的第三方数据源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值得怀疑。”
针对武书连提出的“瘦身”比较法,中国科大课题组表示,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比如,武书连博文中“科研得分”计算方法是“将中科大科研得分按人数比例降低”,这与其《2010中国大学评价》中的“‘科研得分’与‘人数’无关”的算法矛盾,从学术角度看,前后逻辑严重不一致。“因此,博文中所述的将科研得分缩减的推演过程,不是与其公开的算法相违背,就是暗指科学研究得分与规模高度相关。”
“况且,这种‘瘦身’自证法本身就立不住脚。因为如将中国科大的师生放大到“武书连2012大学排行榜”第一名的规模,并采用其假设思想(中国科大教师和学生水平与第一名相同),则中国科大的科研得分将列“武书连2012大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科大课题组认为,这一方面表明所谓的“瘦身”自证法是极其不合理、不科学的,另一方面再次证实其大学排行榜得分对规模敏感。
忽视质量和效益是中国大学排行的通病
“关于大学排行榜的学术讨论是一个正常的学术研究过程,有助于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建设,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发展。”国内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指出,与国外大学排行榜有些不同,我国大学排行榜几乎每次发榜,都遭遇公信力的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其选择的评价指标并不被普遍认可,同时,数据的真实性也存疑。“比如说,各个学校公布的院士数加在一起,远远超过了实际数量,此外,这当中也还存在着‘钱名交易’的现象。”他指出,要制作具有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首先要规范排行榜的制作,杜绝其间可能存在的潜规则;其次要通过信息公开,让排行制作机构用于排行的数据,公开透明、真实可信。
“除此之外,存在于大学排行榜中的普遍问题,是重规模、数据、投入、成本,而忽视质量和效益。”早在2005年,熊丙奇就曾在其博文中预测过:“加州理工学院可能在中国进不了前三,因为这所学校‘小’得可怜,而在我们的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中,是学生越多越好,校园越大越好,论文发表数越多越好,学科门类越全越好。”
“作为社会评价,社会机构制作的排行榜,不能一味迎合大学的功利化,而应该以健康的社会评价,引导大学扭转功利化的办学趋势。”熊丙奇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