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永志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2012-4-20 11:59:03
选择字号:
杨振宁:做学问要善于讨论勤于创新




曲越 学生记者 张强 孙开济 周凯华 苗石慧 摄影

4月18日下午,著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做客中国农大“名家论坛”,在农大东区曾宪梓报告厅与师生分享他的学习与研究经历,鼓励师生做学问要善于和别人讨论、敢于表达观点、勤于创新思维。
 
已是90岁高龄的杨振宁在讲座中口齿清晰、思路敏捷。他以“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为报告主题,回顾了他青少年时期在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在美国芝加哥大学、IAS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等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总结了自己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
 
杨振宁认为,相信直觉,也许会有所收获。“当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抓住它,你就可能走入新的境界”,他说,自己没有念过高中物理学,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书时,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看Jeans的《神秘的宇宙》让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在教科书中读到,圆周运动加速的方向是向心的,而不是沿着切线方向的。“为何书中写着圆旋转力量会向着圆心?我的直觉说那是不对的!于是我反复思考,最终在直觉和书本的冲突中收获了学习的方法。”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有一些直觉,这些直觉多半是正确的,可是也有一些需要修正,需要加入一些新的观念,变成新的较正确的直觉。
 
“和同学的讨论是极好的深入学习的机会”,杨振宁说,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即使是错误观点。在西南联大时,他与黄昆(半导体物理学家)和张守廉同住一室,他们除了常侃电影明星、政治事件、历史观点,更多的则是无休止地辩论物理问题。学校没有开水,他们就经常到茶馆叫上一杯茶,讨论一下午物理。有一次对关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的争论,他们各自都有观点,一直争论到晚上回到寝室,关了电灯,上了床以后,辩论仍然没有停止。最后三人都从床上爬起来,点亮了蜡烛,翻看海森堡(Heisenberg)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他们的辩论。“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以及我自己做教授以后的多年经验,都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杨振宁的研究经历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选题和做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让他沮丧、失望的事情。“研究生找题目感到沮丧是极普遍的现象”,他说,1946年上半年,他成为著名物理学家特勒的研究生,当时特勒给了他一个题目让他写成一篇文章。于是,他花了一星期来做此工作,可是写来写去始终觉得不能完全掌握方法,直到写不下去了,特勒又给了他另外一个题目去做,最终结果都不理想。1946年秋天,费米介绍他去做核试验物理学家艾里逊(Allison)教授的研究生,虽然他基本理论物理已达到了当时最前沿的标准,可是动手能力却成了他的弱项,一度没有起色。1947年,他曾用“Disillusioned”(希望破灭)来描述当时的心情。因为尽管自己非常努力,可是没有做实验的天分,而理论方面呢,几个自己找的题目都没有成果。直到他自己找的第四个题目得出了几个漂亮的定理,他的研究又重新出现了转机。
 
杨振宁还勉励同学们,年轻人应该花时间思考实践中的简单明了的小问题,而不是高深的基础理论问题;要学会渗透式学习;应该多注重新现象、新方法,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最好在领域开始时进入,千万不要进入僧多粥少的领域。同时,还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善于与别人合作,团队精神对创新非常有帮助。
 
整场报告历时2个小时。报告结束后,杨振宁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