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鼓应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9 8:16:53
选择字号:
陈鼓应:全球视野下异质文化的对话

 
■陈鼓应
 
万物有其殊相也有共相,由殊相来看,则莫不异;由共相来看,则莫不同。中西文化也是这样,如庄子与尼采彼此的人生观虽有巨大的差异,但也有许多观点可以相互会通。
 
尼采与庄子的会通
 
这里我先以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千零一个目标》与《庄子·齐物论》作为基点进行论述,来察看中西文化在极大差异之中有其可以会通的观点。
 
《一千零一个目标》提出了这样一些主要论点:第一,世界各地区产生了多样性的道德形态,各民族有他们不同的价值判断;第二,不同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是创造意志的呼声;第三,列举了希腊人、波斯人、犹太人、日耳曼人四个族群的价值取向,他们各自的道德标准、内涵各有不同;第四,每一个民族所形成的不同价值判断都基于四个重要因素:困苦、土地、天空及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对于一个民族的困苦、土地、天空及民族关系有所认识,这样才能了解他们自我超越的法则是什么;第五,道德准则是人为设定的,并非所谓天启的——“不是从天下降下来的声音”;第六,人类有千百个民族,就有千百种道德准则。然而,各种不同的善恶判断之间就会形成相互对抗,导致四分五裂,以至各民族之间出现了隔离、混乱的状态。因此,需要有一个新的视野,作为大家合力追求的共同目标。
 
《一千零一个目标》所提出的价值判断的多样性,使人类能够从一个新的视野来追求更高的目标,延续多样的道德形态,尼采这一主张与庄子的齐物精神正相会通。
 
道家思想自老庄开始便倡导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与道德判断的多向性。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便提出美丑善恶的价值相对性观点,如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庄子更阐扬齐物精神:不同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万物都有其各自生成的方式和独特的生存样态。如《齐物论》所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这是庄子对世界上各物的存在性及其独特意义的肯定。但是众多殊异性的主体生命是可以相互会通、互为主体的,即庄子所说的“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罗素与庄子的会通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在台湾大学校园内外流行着两股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一是存在主义,一是逻辑实证论。罗素之所以对我那一代人产生广泛的影响,不是因为他的分析哲学,而是他解析社会现状的论著,最盛行的如《变动世界的新希望》,这本书主旨在于讨论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的冲突,并且在各种冲突中探寻和谐的可能性。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罗素说了如下这些富有现代意义的话:现在我们对于自然的态度,有以骄横代替顺从的危险,这将导致更大的灾难;我们虽然能使物质的自然满足于我们的愿望,但我们不能支配自然或改变自然的常态;工业耗尽地球的资源,现代的工业其实就是在浪费地球资源,这样必定要受到浪费的报应。
 
与西方文化将人与自然割裂的倾向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无为的和谐思想。而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观念的就是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强调“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这就提醒我们既要了解自然的作用,也要了解人为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将人类的欲望、行为妄加于自然之上。
 
在这方面,传统道家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老子“道法自然”,重点在于呈现、表述“道”的精神是“道”遵行自己而然,也就是说“道”依据自身的存在方式、遵行自身的活动方式自由运行。同时,在“道”的统摄下,老子也强调了天地人相互联系的整体性。
 
至庄子表述自然,则由物理的自然、人文的自然,进而提升到境界的自然。在庄子看来,天地间物象百态,春和桃丽、夏凉柳新、秋爽菊艳、冬凛松劲,无不生机畅达,引发人对山水之美的观赏趣向。
 
在《变动世界的新希望》中,罗素指出各种集团间最剧烈的斗争,经常是导源于经济利益、种族主义和宗教信仰。
 
与种族主义紧密联接在一起的是宗教狂热及其排他性。罗素指出:“信仰不同未必就是冲突的原因;要信仰的争执和狂热的不宽容结合时,才会如此。”罗素列举了佛教传入中国时并未引起争端,而犹太人则是一个例外,他特别指出:“基督教徒从犹太人传承了这种神学上的排他性。它认为对异教崇拜的任何让步,就是容忍偶像崇拜,这是重大的罪恶”,“宗教战争以回教的兴起而开端。回教徒也如基督教徒和犹太人一样,主张真的信仰只能有一种。虽然他们并不如基督教徒那么不能容忍异端,但他们的不宽容已足使基督教国和回教国之间,无真正和平之可能。”
 
中国古代庄子的慧识也恰好照见了西方种族主义以及宗教之不宽容和排他性的病根,他自始便对这种偏见、成见保持一种警惕。开篇《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提法,正是要人扩充胸襟识见,不要局限于自己片面的“小知”。局限于“小知”的人常对其他事物抱有一种成见,不理解因而也就不承认、不接受,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这在《齐物论》中庄子称之为“成心”。
 
抱着“成心”的人武断和欠缺包容的心态,针对这种成见,庄子提出了“以明之心”,用现代语言就是指开放的心灵。有着开放的心灵,才能使视野开拓,接纳多样价值和多种视角。
 
庄子的“以明之心”和“宇宙”视野,上承老子“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孔子“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人文传统。汉代之后,作为异质文化的佛教文化才能够得以引入中国;近代以来,严复引进的自由、民主的思潮,能逐渐落实到母体文化的土壤上。这和罗素提到的宗教不宽容、种族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要进行全球异质文化的对话,那么东方应该尽量发出声音,西方中心论也要有所反省。
 
(作者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本文由本报实习生刘颖昳根据作者所作讲座记录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2-04-09 B3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