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钊良 通讯员杨纯财)由海峡两岸专家联合攻关8年完成的“植物源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研制”项目,近日在福州通过专家组评审。专家认为,该研究利用电脉冲刺激植物释放负氧离子组建的应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空气负氧离子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加人体免疫能力等功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项目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郑金贵介绍,项目组测定了69科309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释放负氧离子的浓度差异,成功研制了植物源负氧离子激发仪;筛选出刺激后能高效、持续释放负氧离子的功能型植物,研究出高效释放负氧离子功能型植物的合理搭配;设计出持续高效释放负氧离子的配套外罩等,进而研制出适合于室内使用的植物源负氧离子发生器,从而克服了电气类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释放时产生不良气体的弊端。
根据现场测试和环境监测部门的检测,该负氧离子发生器能释放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对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率提高24.2%,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去除率相对提高29.2%。
《中国科学报》 (2012-03-30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