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建华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2-3-14 12:34:42
选择字号:
武大博士生27岁出十部专著 被称“学术超男”


韩晗研究和收藏的部分民国时期杂志。本人提供

即将面市的《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是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韩晗出版的第十部专著。因为高产,27岁的他被称为“学术超男”。昨日(3月13日),记者提前看到这本新书的“相貌”。
 
韩晗出生于1985年,2010年到武大攻读博士学位。他每天都在写作,铅字作品已达400万字左右。他告诉记者,作为博士论文的“前奏”,约20万字的《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已开始刊印。
 
“民国期刊”是韩晗研究的方向之一,《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主要涉及《呐喊》、《狮吼》、《笔谈》、《新语》等9种民国时期的杂志。他透露,这些老杂志有的是自己花数千元从古玩店买来的,有的则由爱好藏书的大伯提供。
 
自称“文化移民”的韩晗祖籍河北衡水,生于湖北黄石,本科与硕士分别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记者在《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封面上看到,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华裔院士张隆溪,哈佛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王德威等学界大腕都推荐该书。
 
除出版9部专著外,韩晗还在《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散文、小说数百篇,在《文艺评论》等重要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刊发论文、评论60余篇,部分文稿被世界各地高校、研究院所的硕博论文引用、评述百余次。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这年头以付稿酬的形式出版学术著作需要勇气。”韩晗说,“我有个‘三不原则’——参加学术会议不须交会务费、发表论文不须交版面费、出版专著不须交书号费。”
 
华中科大出版社为何看上一名“80后”博士生的研究成果?该书责任编辑吴安宁昨日表示,想做点有思想的原创性产品,让优秀思想得以传播。虽然《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是学术专著,但韩晗属于青春派转型,文字驾驭能力很强,运用散文笔法,所写内容具有可读性。
 
高产与高质量不矛盾 ——与韩晗面对面
 
问:有报道说,你一岁多开始学画,一岁半时能流利地读《人民日报》,两岁起每天背5首唐诗,小学在父亲的书房里读完《辞海》?
 
答:这些基本属实。不过,不是一岁多开始学画,而是学书法。流利地读《人民日报》也不完全对,有个别字不认识。
 
问:你并不讳言自己“红三代”的身份?
 
答:我的爷爷、奶奶是南下干部,在河北地区参加革命。我的父亲是医生。在我看来,“红”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事业激情,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问:怎么看待自己的高产?
 
答:我很赞同作家陈应松老师的一句话:“你可以追求高质量,但你必须首先要有高数量,因为没有勤劳的练笔是不存在高质量作品的。”所以,我觉得高产与高质量并不矛盾。我会写很多东西,里面有一两句话对别人、对社会有启迪意义,就知足了。
 
问:听说你家里藏书很多?
 
答:现在差不多有上万册吧。
 
问:有人把你与另外几位出身显赫的列为“‘80后’四大才子”?
 
答:对于这种说法,我在博客上已经澄清。这个炒作很拙劣,也很恶劣。我至今不知道哪个主流媒体这样评价过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