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琦
“中国非常适合发展地热能,因为中国有地热资源,有技术,有人力。”作为国际地热协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罗兰·霍恩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的地热资源开发。
和霍恩一样,我国的地热界专家也都非常看好地热能的未来。3月8日,他们齐聚中国地质大学参加首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会议,就地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及国内地热资源潜力进行研讨。
现实且有竞争力的新能源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热是一种最为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中科院院士汪集旸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两年他在各种场合都会提“地热开发与节能减排”。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分析报告表明,就技术开采潜力而言,地热能是仅次于太阳能的第二大清洁能源。据估算,储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其中可利用量相当于4948万亿吨标准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亿吨标准煤计算,能满足人类数十万年的能源需求。
就我国而言,地热资源蕴藏丰富,极具开发潜力。仅中东部沉积盆地中就探明地下热水资源491.7亿立方米,它们蕴涵的能量相当于18.54亿吨标准煤。
“中国地热资源目前开发利用量不到资源保有量的千分之一,总体资源保证程度相当好。”长期从事地热勘查与科研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首位藏族院士多吉认为,地热资源具有安全、稳定、不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清洁、低碳、可再生等优势。
地热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世界范围内高温地热资源的最有效利用途径是进行地热发电。”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棪说,“地热发电可以充分发挥地热资源的优势,安全、稳定、可靠,是其他可再生能源无法相比的。”
此外,地热发电的投资成本与水电、风电相当,比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投资成本便宜很多。
据估算,如果对西藏投入10亿元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地热发电可以每年生产2.4亿度电,而太阳能发电每年仅能生产0.18亿度电,两者相差13倍。
中国地热发电停滞不前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目前已居世界首位,相比之下,地热发电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一直发展缓慢。2010年,在全球24个地热发电国家中,我国排在第18位。
“地热直接利用虽然发展较好,但也存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没有形成资源梯级开发综合利用的最佳模式。”汪集旸直言,“而地热发电产业近30年来几乎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法》虽然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没有明确地热发电项目的优惠扶持政策。地热发电停滞不前,导致地热发电技术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多吉也指出,加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力度,摸清我国地热资源家底,十分重要。
据了解,我国地热资源虽经几轮评价,但基数仍然不清,特别是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中的地热资源量尚未得到进一步评价。勘查评价滞后于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地热产业的发展。
中国地热发电潜力巨大,其中西藏地热蕴藏量居全国首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就是我国地热发电的典型。多吉介绍,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到2011年3月累计发电25.76亿千瓦时,比燃煤发电减排二氧化碳280多万吨。
而作为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的潜力很大。以华北油田为例,地热水资源总量约为17694×108立方米,所含地热能相当于446亿吨标煤。“我们首先要立足于中低温的地热资源,先尽量把中低温地热资源利用起来。”汪集旸说。
据国际地热协会预计,2015年地热发电国家可能增至34个,总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85万兆瓦。
“现在是我国地热开发利用的战略机遇期。”专家们建议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地热产业,科学规划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研攻关,创新地热勘查、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推进地热发电产业化、规模化,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2-03-13 B1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