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明明
有意或无意,两会前夕,2012《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月29日发布。蓝皮书中的排名并非政府对各省域竞争力的考核,但很多省市的领导曾在不同场合表达出对此排序的关注。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陈栋生认为,其意义在于为各个区域相互借鉴、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有利借鉴和参考。
省域综合竞争力,绝非单纯GDP指向。今年蓝皮书的考核指标中出现了一些新面孔,诸如“食品安全事故数”、“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文化部门增加值”等当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
江苏、广东、上海,依旧名列全国前三甲。不同的是,与2006年相比,江苏上升至第一位。
下一个五年,谁主沉浮?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韩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红利和制度红利的挖掘,其中人才红利大有文章。
东慢西快 区域经济总体更协调
近年来,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增强。
数据显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其中,近两年来,有很多省份出现了农民收入的增速超过城镇居民的现象。
“从名义增长率来看,‘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了60.9%,西部地区增长了99.9%。中西部地区超过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主力,区域经济呈现‘东慢西快’的趋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建平表示。
根据蓝皮书对全国区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分值来看,四大区域体的分值依次是,东部地区46.77分、中部地区34.97、西部地区29.99、东北地区 36.01。
对此,陈栋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分析,与2006年比,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缩小,这说明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有所提升。
但从绝对的水平,不管是区域综合竞争力还是人均GDP来看,差距依然较大。以国家统计局直属研究部门公布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例,西部相当于东部的70%,比东部晚7年。也就是说,西部2010年的水平相当于东部的2003年。
“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势头能否保持?韩俊的回答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分析,当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比如,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无论沿海还是内地,这些经济发展快、招商引资力度大的县市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招工难问题,要素劳动力的成本迅速提高。
此外,现在改革步伐还不适应转变发展的需要,在财税体制、资源要素价格形成的机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社会制定方式等诸多方面,改革空间仍然很大。
“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以改革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为科学发展真正保驾护航。区域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人才和制度的红利都需要挖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速的两个重要支柱。”韩俊强调。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韩俊在中西部地区考察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错过了人口红利的发展期,不能再错过人才红利期。”
“未来中国必须从投资型拉动经济走上人才型拉动经济之路。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就是从依靠人口数量、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转向依靠人口质量、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红利’。”陈栋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
上述观点,可以通过对比知识经济竞争力与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得以印证。
为综合考量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将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协调发展等多重因素纳入比较体系。
其中,值得注意的排名是,2010年,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在前10位的省份,其中的8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都排在前10位。
而知识经济竞争力处于下游区的省份,除了内蒙古和重庆处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中游区外,其余均处在下游区。
蓝皮书分析指出,科技创新是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教育发展也为省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十二五”时期,知识经济是提高省域经济发展速度、优化结构、改善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虽然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人才红利仍有待挖掘。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不仅多,今后的技能水平、整体教育水平也正在提升。这需要政府、企业等各个层面都要重视,造就熟练的产业工人的大军。”
韩俊认为,中国劳动力虽然价格在提高,但是在中国要把一个非熟练的劳动力培养成一个熟练的劳动力需要的时间要比一些发展中国家短得多。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怎么抓住人才红利,如何挖掘人才红利,是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2-03-0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