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当选的院士,从当选的那一刻起,就诚惶诚恐地感到“院士”称谓的压力和“院士”头衔的责任。“院士”称谓,既是荣誉,更是今后行动的标准。庆幸的是,前辈们已为我们后人作出了榜样,树立了不朽的参照标。
朱光亚院士,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他永恒的科学精神激励着科学道路上的后人,感动着每一位希望祖国强大的中国人。他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国家核科学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与同事们共同把中国带入了“核时代”和“氢弹时代”,挺立起了一个民族骄傲、自强的精神“脊梁”。
学习朱光亚院士,首先是学习他的科学精神,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著,其精神诗篇流芳后世并“感动中国”,令人肃然起敬。其次是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心系祖国,捍卫尊严,显示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铮铮傲骨。第三是学习他“人生为一大事来,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的铭言,这种声音必将渗透在一代又一代新中国人的血脉中,汇聚成最雄壮的力量。第四是学习他的“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的宽广胸怀,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核科学事业,奉献给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
我的专业是非常规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虽然过去曾经作出过一些成绩,但和老前辈们相比,差距甚大。而且,成绩的背后,是国家的培养、人民的抚育、时代的机遇,也是石油界老前辈、老师长、同事们帮助、教育、支持的结果,凝聚着油田员工特别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我只是其中一员,没有任何资格值得骄傲和炫耀。
我一定按照中国工程院对新当选院士的要求,继续“老老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负工程院的重托,珍惜院士称号的纯洁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低调、低姿态行事,不参与专业以外的任何兼职活动,不挂名出席和参与专业以外的社会组织邀请,严格把自己的行为定位在石油和非常规油气专业及工程管理的范围之内,积极、全身心地参与到发展我国油气事业之中。(作者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