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20 8:38:01
选择字号:
专家称欧亚局部极寒只是“暖日里的冷风”

 

受雪灾困扰的东欧居民接受红十字会的捐助。
 
■本报记者 黄辛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第135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沈愈和戴建华等气象专家表示,这个冬天遭遇的“极寒”就好比是“温暖日子里的一阵冷风”,并没有改变全球气候在整体上的变暖趋势。
 
2012年1月以来,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部分地区寒流肆虐,气温持续偏低,部分地区出现百年来最低气温,被冻死的人数不断上升。有国外媒体将这个冬天形容为“冰河期”,或将其原因归结为地球变暖趋势被“小冰期”所取代,一时间一堆气候新名词被“抛”向公众。
 
上海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沈愈指出,“小冰期”并不是新名词,在气候史上早有特指,即公元1550年到1850年间(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全球气温显著偏低时期,与之前的中世纪暖期形成明显比较。“其重要特征是长时间全球范围内的气温下降。”
 
据沈愈介绍,小冰期和19世纪或20世纪相比,平均气温也就是低了1℃左右。“但这个气温变化指的是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1℃之差足以让我国海南北部地区下雪,广东北部地区出现数寸积雪的情况。”
 
相比之下,欧洲今冬的极寒算不上长时间大范围——时间再长也就几个星期,范围再大也就小半个地球,和小冰期一连几十年全球一块遭殃的景象无法相提并论。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整体趋势,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很多地方感觉暖了,也有的地方会变冷。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这样的波动,并不会改变总体走向。”沈愈认为,美国世界新闻网和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中使用的“冰期”或“小冰期”一词,只能是借用冰期的概念来描述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冷期,实际上是气候中的一类年代际变化。
 
“在最近100年全球气温总体变暖的趋势里,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20~3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波动。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一个相对显著偏暖的阶段,之后的50至70年代经历了一个相对冷期。从之后的80年代起,全球又进入变暖时期。”沈愈表示。
 
虽然最近几年全球平均气温没有逐年增加(201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2011年依然较常年偏暖,但年均温度略低于2010年),但总体增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这个冬天也不是欧洲最冷的冬天。2009年至2010年那个冬季,欧洲的寒潮来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而2006年冬天,情况也比今年严重,可是冬季的阶段性寒冷天气过后,全球平均气温仍然偏高。北极海冰的监测记录也是类似情况。北极海冰面积在2007年9月份达到有观测资料以来的最低值,之后海冰面积每年都有波动,但总体趋势仍是减少。2009年夏季,北极海冰面积回升了不少;到2011年9月,又降到了有观测以来的次低值。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沈愈说。
 
“和欧洲多个国家的严寒相比,上海的这个冬天到目前为止不算冷。虽然冷空气‘造访’频繁,但维持时间都不算太长。”在谈到上海气候时,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戴建华表示,“近20年来,申城平均每年会遭遇3.15次寒潮,虽然寒潮次数有减少的趋势,但寒潮开始时间有推迟的倾向,强度也略有增强。而申城目前也还处在冬季,春天尚未到来”。
 
《中国科学报》 (2012-02-20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