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事惊倒百岁翁 |
林之光:从气象学论证苏轼《登州海市》并非造假 |
|
■林之光
文豪苏轼一生诗词无数。其中有一首著名的《登州海市》,是记载他到登州(今山东蓬莱)上任5天,得见当地著名而又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的经过。今全录该诗如下:
余闻登州海市旧(久)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晚,不复出也。”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祈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是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岛没,但见碧海磨青铜(天穹)。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但是历史上对这首诗的真实性,即苏轼是否真的见到了海市颇多质疑。焦点主要有二:一是登州海市一般出现在春夏之交的五、六月,而苏轼到任已是阴历十月二十日的初冬季节。二是全诗24句,但其中描写蜃景的只有“重楼翠阜出霜晓”一句。是否苏轼怕说多了露马脚?
登州的“海市蜃楼”,在现代气象学中称为“上现蜃景”,乃是因为春末夏初海水尚凉,而海上气流已较暖。在这种下冷上暖的大气温度层结下,可使远处本在海平面下的景物,在通过这层密度下大上小的大气时,因光线发生弯曲,抬升到海平面上而变成可见。由于这种蜃景中常常有“楼”有“市”,因此过去才称为“ 海市蜃楼”。“蜃”就是大蛤。可见古人已经明白,蜃景是一种光学幻影,只不过他们认为这种幻景是由大蛤吐出来的罢了。
但可能更多的人支持苏轼,认为苏轼为人正直,诗词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不可能在这一件不大的事上弄虚作假,败坏一世英名。有人则指出,如果苏轼作的是假诗,当地父老也不会为他建苏公祠,并在祠中把他的诗刻在石碑上,保存千年的。有文还记载,苏轼后来还专门把此诗抄寄给同乡诗友王庆源,并请他转呈史三儒长老,而且特别说明是“数日前偶见之”。如果此系假诗,苏轼似就不值得那么做了。
今人也多有支持苏轼的,例如文学家周振甫先生。他认为:“原来海市常见于春夏,景象最美。到岁晚时出现海市大为逊色,所看到的只有‘重楼翠阜’。所以只用一句来写,这正是写实。”
再如气象学家王鹏飞教授指出,冬季出现蜃景远非个例。例如清人何凌汉前两次到登州乞见海市未成。后来,有一次地方官员冬季祈雪成功,置酒蓬莱阁庆贺时意外出现了海市,他当即写下《登蓬莱阁》记载此事。再如,他指出清人黄宗羲在康熙八年(1669年)冬,在浙江慈溪达蓬山也观看到了海市,并作《海市赋》。他的文章还指出,即使冰天雪地的北冰洋瓦罐岛上,也有多次见到海市的科学记载。
笔者认为,初冬海水已相当寒冷,而寒冷海水正是形成上现蜃景的两大必要条件之一,只是秋冬季中恰恰南方来的暖空气活动特少、特弱而已。因此一旦大气环流异常,有特别强劲的暖空气,出现蜃景便并非不可能。
登州地区恰恰有这样的条件,因为它东邻黄海。而黄海秋冬季中比内陆温暖得多,例如1月平均气温,黄海就比蓬莱海区高出3~4摄氏度。因此每当秋冬季大陆强冷高压由西向东入海,只要它的位置、强度和移动速度合适,高压南侧的登州海区就会出现由黄海上西来的温暖东风气流。例如,建国后山东的半岛北岸就曾出现过10米/秒的强偏东风。较为稳定、持久的东风一旦减弱甚至骤停,便有可能产生蜃景。例如,上述清人何凌汉《登蓬莱阁》中“忽然岛屿生台榭,微风净敛波涛雄(风已平而浪未静)”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因为有风会引起海面上空气上下垂直混合,减小垂直温差,从而使蜃景不出现。而没有强的暖气流又不可能造成足够的上下温差。因此这是个矛盾。只有在持续强暖风刚停的一段时间内才有可能两者都满足。也许这就是秋冬季节极少能出现蜃景的主要原因所在。
所以,笔者认为,全诗最末句“相与变灭随东风”正是藏在诗中的这次海市的科学证据。因为苏轼很珍视此事,他那一天是从早(“出霜晓”)一直看到傍晚(“斜阳万里”)的,中间海市还随东风强弱而生消不止一次。所以“相与变灭随东风”是他一整天观察海市的科学总结。而且,如果苏轼没有看到海市,也是不必留“霜晓”、“斜阳”、“东风”这些“授人以柄”的。
过去气象学家之所以没有注意,我认为可能主要是因为前面有一句“新诗绮语亦安用”。其意思是,即使见到了海市,写出了好诗,也是没有用的。他的命运还是会和海市一样,“相与变灭随东风”!其实他是一语双关,既指人事,也指自然。因为如单讲人事,这两句诗的意义和水平便大大降低。也难解释为什么他单单要和东风联系。
但是,王鹏飞教授认为这次海市的成因是由晴夜中陆风气流(海陆间地方性风系),在日出后因底层变暖,然后流到海面上所造成。所以他认为“相与变灭随东风”是虚写(即与东风无关),我都是不赞成的。
因为海陆风乃是常见的天气现象,日出后地面和底层大气升温也是常事。可是海市却是难得一见。而且此说只解释清晨的海市,而不能解释历史上白天海市(白天是海风而非陆风)。
至于苏轼诗中的蜃景描述只有“重楼翠阜出霜晓”一句的原因,我也并不赞成周振甫先生的分析。因为从气象学角度看,蜃景并非固定地域的高保真实景连续转播,也不会有规则的季节变化,任何地点、季节,只要气象条件符合,就会出现。出现的蜃景图像也由当时的气象条件决定。
实际上,我认为,“重楼翠阜出霜晓”是苏轼所见蜃景中印象最深的一部分。因为,苏轼写诗形容景物,往往着墨并不多。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他形容西湖之美,只用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目的是引发读者自已去想象西湖如何之美。因为诗的篇幅有限,而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登州海市诗中,在“重楼翠阜出霜晓”后,有一句“异事惊倒百岁翁”。异事究竟如何“异”法,由读者自已去驰骋想象。不是也有和“欲把西湖比西子”异曲同工之妙吗?
(作者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2-02-17 B4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