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近日两则新闻为“脆弱”的医保再添注脚:2月13日《新京报》消息说,哈尔滨阿继医院的病房床位大都空着,但医院记录却显示这些空病床上住着病人。据了解,该医院虚构病人套取医保基金获利;而前一日的《京华时报》消息说,河南郑州仁济肿瘤医院(现改名为郑州和谐医院)与参保人勾结非法诈骗医保基金,经有关部门调查,该院从2008年到2011年涉嫌诈骗、违规案件共28人次,但3年来未给出明确处理结果,办案警察称是因“水深难查”。
搭患者的“车”,揩医保的“油”。说起来还是监管阙如的老话,比如事前监管在哪里?发钱的部门不对用钱的场所实地调查,这是医保骗保得逞的主要原因。
再比如事后罚单在哪里?3年前的骗保大案竟然风平浪静,医保浑水究竟“深”到什么地步?责罚体制究竟溃坏到什么程度?“整改”永远是我们应对医保骗保的“通用法则”——怎么“整”、如何“改”,各有各的版本,各有各的态度。
反思医保骗保顽疾,公众也许可以换一个角度:譬如商业保险,同样也面临被骗的风险、同样也出现过此案彼案,但为什么人家的案发率不高,甚至连骗子都深感骗保太难?医保基金看护不当,为什么不能学习商业保险的“防盗技术”?有一个道理很明显:人人都能当骗子的故事中,要么是主家“人傻、钱多”,要么就是“公地悲剧”无休无止。
医保低的究竟是“智商”还是“情商”?这个问题直接指向救命钱的安全系数,更指向我们对医保骗保事件的立场与态度。
《中国科学报》 (2012-02-1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