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郑原驰 记者石明山)记者日前从吉林省科技厅获悉,该省正式向长春理工大学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首批20家单位进行“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标志着该省国际科技合作已从“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
截至目前,该省已启动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20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包括吉林省中俄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孵化基地、吉林省现代中药国际合作研发中心、中德激光加工技术培训中心等。
作为对俄暨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产业孵化基地,长春中俄科技园是首批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一。该科技园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吸引48家企业到此落户,重点在光电子、激光技术、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对俄合作。“园区已成为吉林省对俄及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的窗口,并发挥了极大的辐射作用。”长春中俄科技园总经理李长华表示。
目前,该省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成为科技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点源头。
作为吉林省干细胞国际合作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开展有关干细胞分离、贮存、检测鉴定、扩增培训和诱导分化等方面的合作,引进相关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人类干细胞库技术体系;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合作,由其提供干细胞生理学方面的学术和技术支持,共同开展了有关干细胞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而形成了支撑人类干细胞库核心技术体系建设、运行和长足发展的系统性技术储备。
据悉,“十二五”期间,该省将再建立10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时在省内培育50个各具特色的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科学报》 (2012-02-02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