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近两年,学术界时常爆出新闻,说某位学者文凭造假、论文造假。这种赤裸裸的造假行为当然为学界所不齿,但是目前高校及科研机构充斥着的另一种形式的“造假”——学术包装,却为人们所默许。
曾有人著文指出,一些海归或海外学者倾向于玩文字游戏,夸大自己的业绩,把Academician翻译成院士,把Assistant professor说成副教授。这种就高不就低的做法就是学术包装的表现之一。其他的形式,还有诸如省略法、模糊法、以小见大法等。例如,经常在一些学者的个人主页上见到这样的表述:“在某某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其实,大家对这种表达已经见怪不怪,都知道若干篇论文中也就几篇出彩。类似的说法还有“有多篇论文被全文转载或摘编”。“多篇”到底是几篇?其中几篇被全文转载?读者都不得而知,难免浮想联翩,这就是省略法、模糊法的好处。
再说以小见大法,把子课题说成大课题本身,把论文包装成著作,把教材升级为专著等就是此类。一部专著(或教材)由多人完成,获奖后从主编到参编,从第一作者到最后一名作者都可以说自己的成果“曾获得某某奖励”。至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若干项”等表达,虚报产量的空间都很大。
当然,还有拉大旗做虎皮式的包装法,例如罗列自己在学术团体兼职,某某学会会员、理事等。而担任某项目顾问、曾经在若干国家地区进行学术讲座或交流或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等,无不可以拿来炫耀。还有的搬出其他学者来为自己站脚助威,自称提出的观点被某著名学者誉为“富有创见”。
学者包装自己的学术业绩,虚夸个人学术贡献,这种风气在学界弥漫已非一日。起因绝不能仅仅归咎于学者个人的私德或人品,而必须从体制及社会习染上查找。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以外延扩张为主,高校都在忙着上层次、占高地、争据点、铺摊子。评价学者的水平往往重量不重质,评定过程又往往从快从简。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养成了浮夸的习惯。好比市场上卖肉的,本来都是差不多的斤两,你不注水别人注水,反倒把你比下去了。这也算是学术圈的“囚徒困境”吧。
行文至此,想起一桩旧事。某次参加同事婚礼,一陌生人敬酒,顺手递给一张名片。只见上写:婚礼司仪界一代宗师某某。一代宗师竟可自封,完全是经济利益驱动使然,不过在商言商,一笑也就罢了。而学者、学术、学界这“三学”问题,如今也不幸染上了商业味,怕是不能一笑置之了。
(作者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2-12-19 第7版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