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赵燕 杨锡畅
在山东中东部,有一座被绿色包围的园林城市。这里有美轮美奂的湿地,更有传承千年文化的风筝,这就是潍坊。
近年来,这座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之都将发展步伐迈向了海洋。围绕蓝色经济战略的实施,潍坊进一步明确“北部突破”的思路,大力推进以北部沿海开发为主战场的蓝色经济区建设,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紧抓机遇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潍坊市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为此,潍坊市委市政府编制出台了《潍坊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规划》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寿光北部、昌邑北部为两翼,把北部沿海地区作为支撑全市增量投入、实现跨越赶超的主战场,规划了100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区、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优化区和6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区。2010年4月,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助推了全市北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通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潍坊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初具雏形,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默锐化学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山东省无卤阻燃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培育认定海洋类高新技术企业6家。目前全市已拥有海洋企业研发机构10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多家,建立了溴化物、溴系医药、溴化学品、均相离子膜等8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山东省海洋化工研究院为依托的海洋化工公共研发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初见成效,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目前成立了两个省级示范联盟: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海洋化工及石化盐化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创新引导工程方面,2010年实施市级以上海洋科技计划项目30多项,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分子型环保阻燃剂BPS产业化、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的甲氧苄啶(TMP)大品种改造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和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承担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通过了验收。默锐化学的“新型环保高效溴系阻燃剂产业化开发”项目解决了环保阻燃剂溴代聚碳酸酯和十溴二苯乙烷合成与连续化后处理关键技术,申请专利5项,编制产品标准2项,完成省级鉴定成果2项,形成了年产1万吨溴代聚碳酸酯和1万吨十溴二苯乙烷的生产规模。
运筹帷幄 加快推进潍坊蓝区建设
2011年1月,潍坊市召开了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对搞好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等方面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首先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立足全市的资源和海洋产业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智,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研发基地,提升全市海洋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青潍一体化合作,加大对卤水精细化工、石化盐化一体化两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持力度,努力争创国家试点联盟。
其次是推动创新大平台建设。一是以滨海科教创新区为依托,建设海洋科技孵化体系。以潍坊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建设科技孵化器为契机,尽快启用2.3万平方米的滨海区海洋化工产业孵化器,集成海科院生产力促进中心、海洋化工企业服务中心、寿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力量,建设辐射全省的、以海洋化工为特色的科技孵化体系,支撑海洋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集成9家省级以上海洋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量,建设国内一流的以海洋化工为优势的科技创新大平台,争取在卤水综合利用、溴化学领域建设国家工程中心方面有所突破。三是建设海洋化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自主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最先进的科技资讯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企业间的技术贸易合作。
第三是推动创新工程新突破。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支持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同时,集成科技资源重点推进,争取在卤水综合利用和新型膜材料研发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联合海化集团、富康制药、海王化工、天一化学等优势企业和工程中心,进一步推进地下卤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实现海洋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依托山东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山东天维膜公司进行膜材料的合成技术、成膜规律、荷电膜工业应用工艺研究,推进溴系列荷正电膜材料制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迅速发展的海洋科技力量,正有力推动潍坊经济的发展,让这座闻名世界的风筝之都比以往飞得更高。
《中国科学报》 (2012-11-07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