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2-10-27 21:36:51
选择字号:
香港学者在国内期刊发论文遭同行质疑
 
在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任教的张学新,昨今(10月25、26日)两天受邀在复旦大学讲学。
 
复旦的课堂上,听这位学者介绍“汉字的拼义理论”,师生无不眼前一亮,因为他的研究有力地维护着汉字“尊严”。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版曾发起一场中国人为何创新力不足的讨论。美国语言学家威廉·C·汉纳斯的观点极具代表性,他认为,西方字母系统能培养早期的分析和抽象思考能力,而“掌握汉字时的死记硬背养成了中国人一种循规蹈矩的态度”,不利于形成创新思维。
 
其时,张学新从神经认知科学角度,提供了有力的反证。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项给中国人“争脸”的科学研究,眼下却让张学新陷入了窘境。
 
麻烦,缘起于这些研究成果“落地”的刊物。“因为不算SCI论文,无法兑换为工作量的考核。”除了学校内部考评交不了账,张学新更没有想到,刊物的“等级”也直接连累着他的研究成果存疑。
 
为中文期刊历史所吸引
 
一年前,张学新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中国人在阅读汉字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特有的脑电波——N200,而西方人阅读字母文字时根本没有。N200的发现,找到了区分中、西两种文字体系不同加工过程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我当时把论文投到《自然》、《科学》这类国际期刊上去,现在就没这么多麻烦。”张学新记得,当初这个研究成果已经写成了英文论文,正准备投给《自然》时,一桩小事触动了他的心绪。
 
其时,频繁到内地高校访学的张学新听一位学者朋友“吐槽”,说国内的大量学术期刊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好的稿子都流向国外,国内期刊稿源堪忧。
 
这和张学新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看到的现象吻合:曾有一些内地中文期刊的主编心忧稿源,不惜跑到香港的高校约稿,但最后却空手而返。“香港本地没什么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学者一般都往国际期刊投稿,而大学教员的科研量,都是根据这些国际期刊的影响因子做核算后统计的。”
 
已有30多篇SCI论文发文记录的张学新临时决定,把最新研究发现的关于N200脑电波的文章投稿到国内权威期刊《科学通报》。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袁隆平的杂交稻、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屠呦呦等的青蒿素、李四光的地质力学,这些都是首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张学新坦言,虽然投稿时就知道有风险,但他仍然被这份国内期刊的光辉历史所吸引。
 
今年2月,张学新的论文在《科学通报》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脑科学N200的研究也直接印证着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即“汉字拼义理论”。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义文字,与拼音文字一起,构成人类文字最高发展阶段仅有的两个类型。拼音文字是听觉文字,而汉字是视觉文字,两者切合不同的科学规律,地位“不相伯仲”,不能相互转换。
 
闻讯这一研究后,内地和香港的多家媒体都围着张学新,一时间,他成了新闻人物。
 
评价体系唯“洋”是从
 
但作为教员,张学新却难以对任教学校“交代”。
 
“就像一个本可以考清华北大的孩子,放弃了‘清北’,去了别的学校,那当地的中学老师能不生气吗?!”一位熟悉张学新的复旦大学教授,用这个形象的比方道出了困境。
 
在这位知情人士眼里,张学新不仅很“怪”,也很“傻”。
 
张学新有一段传奇经历。早年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拿到物理学学士学位后,他转向攻读中科院生物系硕士,此后留美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学位,在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但赶在助理教授6年聘期将满、即将评聘副教授的节骨眼上,他认为投篇文章就能救一家学术期刊,确实太傻。”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张学新坦然承认,在他的工作量考核表上,无论是脑科学N200,还是汉字拼义理论,这些听起来不错的研究由于均“落地”在国内期刊上,按照他所任教学校的考核,均属于C类刊物,不计入工作量。
 
更大的灾难是,张学新的论文由于没有投给国际刊物,缺乏“洋权威”的鉴定。在内地多所高校巡回演讲时,有同行就直接表达了内心的疑惑: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这样的成果有多少可信度?!
 
同行的质疑针对刊物级别,而非针对研究的论据,这一点让张学新感到无奈而可悲。“中国人研究自己的汉字文化,但成果却要送给不通汉字的老外审一审,由他们鉴定,如此才能让我们放心?!”
 
事实上,缺乏学术自信心和判断力,围着SCI论文转,有人曾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我们先是学西方语言,交一笔学费;然后中国科研人员付出劳动做研究,好的结果先送到外文刊物发表,等他们合成刊物卖给我们。最后,西方人先发展高技术,开发成产品,卖给中国再赚钱。”
 
谈及张学新的困境,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时进教授认为,这是另一个受科研评价体系侵害的典型案例。唯“洋”是从的指挥棒下,一方面,学者的自主研究得不到足够认同和重视,另一方面,SCI论文却充满着荒诞的“权威文章”。
 
“不久前,我就看到过一篇发在国外刊物上的心理学论文,一个观点是,黄种人看到黄种人受到残害,他的心理痛苦程度比看到白种人受到残害时更甚。”孙时进忍不住评说道,“这不是废话吗!”
 
但对张学新来说,面对助理教授6年即将期满、学校考评在即的关键时刻,眼下,他能想到的唯一“补台”办法,就是寻求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成果认定。“已经有一些专家知道了我的这项研究,他们都很有兴趣,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一听说要写鉴定,都笑而不语。”
 
学术成果鉴定,责任很大,专家们故此显得谨慎。有人把这层道理告诉张学新,这让他意识到,“补台”难度很大。
 
评审流程亟需改造
 
在以SCI论文为主导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张学新并不是第一个“受伤”的。
 
近来,国内有多位院士在不同场合呼吁,中国学者发表的SCI论文“85%是垃圾”,学术圈要对崇洋媚外的风气保持警醒。
 
另一方面,研究成果的评级跟着刊物等级走,本身是一种评价迷失。在科学界,最被津津乐道的一个案例是,2002年摘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他获奖的研究成果最初发表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学术刊物上,不是SCI,也没有影响因子。但因为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想法,此后有大量欧美科学家跟进研究,引起了国际学界的重视。
 
中国的学术研究,同样需要建立客观而自主的评价体系。提高中文学术期刊质量,是重要一环。
 
张学新很清楚,编辑审稿能力相对薄弱,难抵人情稿、关系稿,都是导致中文期刊权威性不足的“硬伤”。而对本土学者来说,用英语发文本身就是一道门槛,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大量草根科研人员“削足适履”,在论文写作上花费的力气不亚于研究本身,分散了科研精力。
 
因此次发文章“受了刺激”,张学新告诉记者,目前他正着手一项新的研究——无关心理学,而是针对中文期刊审稿流程。
 
在这套被称为“公平审稿系统”的新方案中,作者的投稿内容、审稿人的一审、二审意见以及作者的反馈等信息,评审过程都将在网上公开。这一系统的特点是,无论是作者、评审专家,还是主编,在透明审稿的流程中,只能以理服人,无法徇私舞弊。
 
据记者了解,目前,张学新的这一提议已经引起了国内不少期刊编辑部的注意。国内心理学研究的一家核心期刊,目前正在做方案细化工作,有望在几个月之内试行这一套“公开审稿新方案”。(原题:没找“洋刊物”麻烦一大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