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朝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20 8:19:02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有一种有色眼镜叫“真维斯”
 
□杨朝清
 
今年5月,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一度颇受争议。时隔几个月后,华南农业大学一栋大楼挂出了“真维斯学生活动中心”的牌子,再次引来学生热议。而学校方面则表示,接受捐赠依法依规,不会迫于压力“摘牌”。(9月18日《羊城晚报》)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最难办到,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金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也有人说,“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这就意味着,要想获取资源,就必须拿资源来交换。
 
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童年时期家境贫寒,有一天他捕到一只兔子,那是一只兔妈妈,所以没多久,他就有了一整窝兔宝宝了。小卡耐基苦于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喂那些兔子,情急之下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告诉邻近的男孩女孩,假如他们能够找来足够多的苜蓿或蒲公英,他就用他们的名字为小兔子命名。此法果然奏效,也让卡耐基永志不忘。
 
冠名权是个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连天真烂漫的小孩子都未能免俗,更何况成人与企业。在这场社会交换之中,学校付出了“冠名权”,获得了金钱这一外在性报酬;企业付出了百万巨款,获得了社会影响力这一内在性回报。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然而,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为何同样是冠名,同样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逸夫楼”星罗棋布、誉满天下;“真维斯楼”却寥寥无几、争议不断?
 
社会学家布鲁默认为,社会是人际间符号互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符号互动。那么,为什么我们可以接受个体符号,却不能接受商业符号呢?
 
在泛商业时代,人们享受了商品经济的种种便利,习惯于五花八门的品牌之后,却对过度商业化抱有习惯性的警惕和本能性的排斥。人们一方面置身其中、欲罢不能;另一方面却挑三拣四、指指点点。在有些人的刻板印象中,个人的“扬名立万”无可非议,企业的“追名逐利”却罪大恶极。大学是脱离庸俗的世外桃源,企业是劣迹斑斑的是非之地,“真维斯楼”却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有色眼镜”的遮蔽下,商业符号成了人们敌对情绪的“出气筒”,“真维斯楼”不过是人们用来出气的一只“替罪羊”。
 
其实,商业符号不一定充斥着庸俗和罪恶,大学校园也不一定满是高雅和圣洁。如何发挥商业符号的正功能,规避其负功能,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远比一味地谩骂和指责要理性得多。这不仅是大学职责所系,也是社会发展所需。
 
《科学时报》 (2011-09-2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