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前提是中国科技期刊首先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升级”,但“不要简单认为国际合作能够拯救中国科学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还得靠自己努力”。
近日,自然出版集团亚太区副总裁安托万·博奎特在《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在哪里》一文中,为中国科技期刊支招:“对中国科学期刊来讲,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升级,而不是如何做‘大’。不要试图成为一本内容很泛的‘大’期刊,而要力图成为小而精的期刊,在细分领域形成很强的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通报》主编夏建白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科技期刊是应该做大做强的,提升影响力,方能与国际大集团抗衡。”他同时表示,“强大”的前提是中国科技期刊首先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目前,全世界有十几万种科技期刊,我国就有5000种左右。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科技期刊大国。然而,庞大的数字掩盖不了难堪的现实:影响力广、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国科技期刊非常少。
那么,制约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破解之道又在何方?
绊脚石
夏建白对本报记者表示,当下,中国科技期刊最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太缺乏优秀稿源。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太多,且数量仍在不断递增,但优秀稿源不多,导致稿源分散,各期刊很难做“精”,影响力难以提高。
更让人担心的是,国内科技期刊尚未在国际学术界站稳脚跟,却开始进入争夺资源、各立山头的混乱时代。
博奎特指出,打造一份优秀期刊,编辑的眼光非常重要。在西方,编辑选择文章时最看重的是文章质量,有哪些创新的地方。而在中国,可能最看重的是作者的名气。中国的编辑在拒绝著名科学家的文章时还不够勇敢。
“缺乏优秀编辑人才,导致国内科学期刊长期处于‘潜伏’状态,而体制的制约,更使得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编辑职业。”《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常务副主编李党生说,科学期刊在国内长期被置于科研附属行业的位置,不太受重视,支持力度和科研不可同日而语,拥有深厚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基本不愿从事编辑行业,这造成了国内很少有科学编辑,对期刊学术水平的提高很不利。
李党生还认为,国内科学期刊与国外优秀科学期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文章的学术水平及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上。这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文章的学术水平低,必然导致期刊学术影响力弱,反之亦然。
魔法棒
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时,各路专家为其把脉、出谋划策。
夏建白说,从国家层面来说,建议今后严格控制科技期刊杂志的设立,成立像Nature这样强大的出版集团,将国内资源和力量整合在一起,以此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竞争能力。
此前,数位学者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纷纷表示:“中国科技期刊需要改革重组。”
美国华裔学者陈金晖说:“可按专业对中国科技期刊进行重组和改革,改变‘各立山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高科技期刊的专业审稿和发表速度,以及期刊的文章承载量和发行水平。为了提高中国期刊的世界影响力,可以考虑将所有期刊电子版在网上公开,并在10年内提供免费下载和引用。中国期刊界可利用这10年时间形成类似于Nature、Science、ACS、Wiley等规模的期刊出版集团。”
而就如何获得好文章,中科院院士王鼎盛曾建议,要让好文章能够在刊物上快速发表,否则对作者没有吸引力,“当然,科学家把文章送到哪里发表,是自己的事情,不能行政施压,应该给他自由。因为他自己最了解在哪里发表效果最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杜平武则希望,中国科技期刊不要设置版面费。因为版面费可能滋生腐败,导致好文章外流。同时,科技期刊还要学会推销自己。
从实践上看,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水平的模式也在尝试之中。比如2009年,《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改革,放到学部的平台上办刊。
两刊的每位新编辑,必须参加统一培训,还要由杂志社指定的资深编辑手把手言传身教。此外,两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两刊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介绍说,两刊网络版的海外发行量和下载量连续几年大幅增加。
从2005年起,《细胞研究》与自然出版集团(NPG)合作办刊,编辑力量、编辑理念等快速提升,加快了对文章的审核速度,评审也更公正,更注重文章质量,及其是否在学术领域有所创新。根据最新数据,该杂志影响因子已大幅提升。
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李党生强调,不要简单认为国际合作能够拯救中国科学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还得靠自己努力。只有当中国的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学家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中国科学期刊的水平才可能水涨船高,出现更多的名刊,才会有更多科学期刊走向世界。
《科学时报》 (2011-09-16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