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穹顶是麻省理工的标志性建筑
□贾鹤鹏
到麻省理工学院(MIT)之前,总是以为它位于波士顿。来这里才知道,在行政区划上,MIT位于波士顿以北的剑桥市,与波士顿隔着查理斯河相望。在小小的剑桥市,却会聚着世界上两所最好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在南边,从波士顿过来,跨过哈佛桥,首先就进入了麻省理工的校园。
相比美国大部分名校,也相比于剑桥市古色古香的特点,尤其是比起咫尺之外的邻居哈佛来,麻省理工的校园实在说不上漂亮。这里集中着各种现代化的建筑,各个高楼(也就是七八层高)虽然风格很统一,但初来乍到,很难将之与书香气联系在一起。而在这里居住几天,看看MIT博物馆,听听奇闻异事,对这片校园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MIT的恶作剧
对于今年150岁的麻省理工来讲,一直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就是哈佛邻居。就连从波士顿首先通到自己校园中的大桥,也被称作哈佛桥。也难怪,毕竟哈佛17世纪就成立了,比麻省理工老了200多岁,而且麻省理工还是20世纪初才从波士顿迁入剑桥的。
据带领我们参观校园的出自MIT生物系的Joost Bonsen介绍,哈佛自己一直没有发展工科,所以看到邻居麻省理工发展壮大,便四次试图兼并麻省理工。当然,最近的一次也在差不多100年前了,此后迅速发展的麻省理工已经大到不容兼并了。
尽管如此,剑桥市内处处的哈佛痕迹还是让MIT人感到不爽。除了哈佛桥,还有一条哈佛路从哈佛大学的核心哈佛园,一直延伸到麻省理工的地界上。街头的纪念品自不必说。
于是,有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集合了几位同学,重新测量哈佛桥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他自己的身体,看看这座桥到底等于他身长的几倍。测量过程中,就在桥上留下每一个身长单位的记录,最后宣布其结果。于是这座桥有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长度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独特的度量工具名为Smoot,也就是测桥的学生的名字George F. Smoot,他1958年到MIT上大学一年级,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MIT学生的恶作剧还不止于此。据很多人介绍,在一次哈佛与耶鲁的棒球比赛中,一批MIT的学生化妆成哈佛的拉拉队,向哈佛学生发一个拼图图案,据说上面写的是哈佛必胜。当图案发全了,哈佛学生举起来之后才发现,拼图形成的图案是大大的MIT三个字。
MIT的恶作剧全美有名,并不仅仅针对哈佛。2006年,一批麻省理工学生杜撰了一个搬运公司的名字,用假文件,居然把加州理工学院的镇院之宝,一尊加农炮从西海岸的加州运到了东海岸的麻省校园,而加州理工学院在重要庆典时,本来都要鸣放这尊大炮的。
搞笑促进创意
如果说棒球比赛和偷运大炮中的恶作剧,主要还体现灵机一动的“馊主意”,那么下面这两个恶作剧,则需要精确的计算。
尽管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了无数重要的发明和科学成果,但让这里的传播者津津乐道的,首先却是一个搞笑的作品,那就是学校主楼穹顶上被放上了一辆学校巡警的警车。
事情发生在1994年的某天,那天早晨锻炼的人们突然发现,光滑的主楼穹顶上出现了一辆警车。消息迅速在麻省理工所在的剑桥市传开,也扩展到了查理斯河对岸的波士顿,记者们云集而至,数家直升飞机盘旋在主楼穹顶进行直播。
原来,学生们不是真的把汽车钓上了主楼楼顶,而是卸下来了一辆警车的外壳并分解,然后用木头做成了汽车的内部框架。所有的组装工作都是黎明前在主楼穹顶上完成的。
在这个迅速传遍全美的恶作剧中,科技因素其实大行其道,因为学生们不仅需要精确计算每个模块的体积,还要设想出最便捷的安装方式,才能让整个工作能在天亮前完工。
主楼穹顶的警车搞笑太经典,让很多后来者难出其右。直到后来,MIT的学生们想到了把一串用木制小车连接成的“火车”,从一座宿舍楼的楼顶直接飞射了下来,停在半空。要做好这个恶作剧,需要的功夫更不一般,除了“火车”组装外,还要计算各种角度和运行速度,不能让火车失控造成危险,或者摔落一地。
在这些看似轻松的科技恶作剧背后,隐藏了学生们极大的智慧和想象力,而它们带给人们的则是“科学是有趣的”理念。
传播为怀
与MIT学生在恶作剧中表现的创意一样,密布MIT校园中的金属雕塑也是各种创意的产物,这些雕像能不时地提醒人们,尽管让MIT骄傲的是其科技,但这里的艺术氛围一点也不差。
而不论是学生恶作剧还是学生的创意作品,都被搬进了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博物馆位于MIT靠近市中心的马萨诸塞大街上,外表看似普通,但它从100多年前就开始不断搜集各种展示科学进步的独创的展品,以一个大学博物馆之力,收集了上百万件展品。
不光是展示麻省理工自身的成就(这方面,如果去掉各种恶作剧和学生创意外,其实展出的内容实际上很少),更多的是展示科技进步的辉煌,比如海事工程,MIT博物馆是全世界收集这方面展品最全的一家博物馆。
在MIT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建校150周年展中,策展人突出的是MIT的风格,而不主要是成就。这包括“MIT的波士顿”,用波士顿中央交通工程来说明麻省理工学院对波士顿城市规划贡献之大。
展览的设计者如此诠释这一点:自从其创建,麻省理工就迅速变成了科技的象征,从参与世界主要的展览到开设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都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让社会参与其科研和让公众理解科技的多种方式。
而在麻省理工这片土地上层出不穷的“恶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意恶作剧,也恰恰表现着从学者到居民以发自内心深处的热情参与MIT科技创造的精神。
《科学时报》 (2011-09-15 B4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