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9 8:57:55
选择字号:
韩济生院士:病除不一定疼去
 
“摔倒了,磕破了,流血了,我们都会感到疼痛,等组织修复后,这种急性痛就没有了。不过,有些损伤或疾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疼痛却一直存在,还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十年。这种慢性疼痛已经失去了‘报警信号’的作用,而是对人的一种折磨。”8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疼痛学家韩济生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急性疼痛是一种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据统计,欧美国家约有30%的人患有慢性疼痛性疾病,而我国对比这一数字只高不低。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需要专门的机制、大夫、学科去诊断与治疗。”韩济生说。
 
2007年7月16日,卫生部发布了227号文件,规定全国二级以上的大医院都可以建立疼痛科。
 
须持续一个月以上
 
对于慢性疼痛,国际医学界曾经规定,作用于人体的疼痛超过3个月以上,即可视为慢性疼痛。但近年来对疼痛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医学界普遍认同,对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疼痛就定义为慢性疼痛。
 
到底什么情况应该去医院的疼痛科就诊呢?韩济生的回答是:如果你知道有明确的科室,能诊治你的疼痛,那么就去那里。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科室,或者找过了其他科室,疼痛没有缓解,那么你就来疼痛科。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前来疼痛科就诊的患者多为脊柱四肢的疼痛、各种各样的顽固性神经痛以及癌痛的患者。
 
很多疼痛性疾病都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如常见的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还有一些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存在,就表现为单纯性疼痛的疾病,如腰腿痛、骨关节痛等。
 
近些年,癌痛的诊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韩济生认为,这既与癌症的高发生率、高死亡率有关,也与疼痛科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医疗条件下,医学界并不能对一些癌症进行根本性治疗,但可以解除癌症患者疼痛,提高病人生活及生存质量。”
 
韩济生说,癌痛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癌痛的问题或许比治疗癌症本身更为复杂。“癌痛常可引起一系列的痛觉、病理、生理、心理等问题,有些癌痛患者因不堪忍受疼痛的折磨失去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甚至自杀。”
 
能忍则忍?
 
“有痛早治,不要忍受,不要把忍受疼痛作为自己的一个强项。有痛如果不早治的话,很可能变成慢性痛,它的治疗就更加困难。”韩济生觉得,目前社会上对慢性疼痛存在着种种误解。
 
有些人把疼痛科等同于麻醉科,有些人认为疼痛科只会止疼并不会治病,还有些人觉得自己吃点止疼药根本用不着去疼痛科治疗……
 
“其实,面对疼痛患者,疼痛科有一整套诊疗规范和指南,结合以往诊疗的经验,分析出引发疼痛的原因,然后根据疼痛学原理进行专业化的治疗。当然,遇到非常痛苦的患者,我们会先行控制疼痛,在控制疼痛的同时,再查找原因,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韩济生说。
 
现实中,对止痛药的使用主要存在两种误读:滥用与不用。要么每天大量地吃止疼药,要么什么药都觉得有毒。
 
针对治疗癌痛使用吗啡是否上瘾的问题,韩济生的态度是:规范使用不会上瘾,而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大大改善生活质量。
 
“如果为了愉快,为了追求飘飘欲仙的感觉,去用吗啡,那自然会成瘾。但是如果由于严重的疼痛,像癌症,疼痛又严重又持续,此时用吗啡是戒除痛苦,而不是追求飘飘欲仙的感觉,是完全应该放心使用的。”韩济生说。
 
“免除疼痛是每位患者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当今医学已经提高到一个人文关怀的水平上,更需要加强对疼痛的关注。”韩济生呼吁,疼痛科的发展还应结合国情,从无到有全面设计、培育,从医学教育、培训、考试制度等对疼痛科医生进行全方位的“打造”,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科学时报》 (2011-08-19 B2 技术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