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迟妍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9 8:20:51
选择字号:
专家解读《人才规划》:为人才强国搬开制度路障
 
日前,由科技部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这是新时期又一份以“人才强国、科教兴国”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蓝图。
 
相关专家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多份人才方面规划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此次出台的《规划》,总的来讲有相对详细的目标、任务,将对推动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起到积极作用。未来十年,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因此高潮不断。
 
背景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力
 
《规划》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所谓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活动,并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人才给予重视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李侠表示。
 
与现实发展需要相比,我国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中小企业、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科技人才短缺,科技人才开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规划》的制定,正是瞄准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培养和引进都要讲科学
 
“培养”和“引进”是近年来人才领域的高频词汇,而本质是两者的平衡问题。《规划》提出,将以学校教育实践为基础,人才引进与培养使用相结合;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
 
李侠指出,当下中国适宜引进人才,是因为国内并未形成真正的竞争,需要引入新鲜血液,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但从长远角度看,不能一直靠输血,而需要自身造血。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铮也认为,现在国家对本土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过多强调了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当然欢迎海外人才来中国发展,但同时应该更多地激发本土人才的创新。”
 
“公平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王铮直言,“现在的中国,在对待‘海龟’、‘土鳖’上,人为地制造了很多不公平,非常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还分裂了队伍。”
 
李侠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的大学在培养高端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财力投入不足,2010年中国的科研投入仅占GDP的1.7%,教育投入至今仍低于4%。
 
《规划》也在努力解决投入问题。例如《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R&D人员和R&D研究人员人均R&D经费分别由2008年的23.5万元/年和44万元/年,提高到50万元/年和100万元/年。
 
基础、研发、应用,一个都不能少
 
针对企业创新意识和动力不足的问题,李侠指出,“从企业规模上看,许多国企有实力、有能力解决人才与创新问题,但僵化的组织模式及制度设置存在缺陷,导致国有大型垄断企业对创新缺乏动力。最有创新热情的是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普遍实力不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创新存在难度”。
 
李侠认为,中国需要有冲劲的优秀科技人才,这也有助于推动科技体制改革。
 
王铮表示,应该“抓两头,带中间”,即重点抓基础科学人才与研发人才,带动从基础向研发过渡类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成长。“产业上支持有研发性质的创业者,培养他们发展研发才能;科学上支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自主创新的研究者,而不是重点支持引进者。”
 
为此,王铮建议将《规划》“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为“重点支持研发企业及研发人才,同时扶植基础科学研究”。“重点扶持,不一定指向人才,而是指向研究本身。”王铮说。
 
《科学时报》 (2011-08-19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