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华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1 9:01:27
选择字号:
《达尔文回忆录》出版:对世界多一点好奇

 
《达尔文回忆录》,[英]弗朗西斯·达尔文编,白马、张雷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众所周知,达尔文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年轻的时候乘“贝格尔号”科学考察船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 对动植物和地质矿石标本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回忆录》这本书,由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达尔文于1892年编辑整理出版。本书收录了达尔文的人生自传、写给妻子和孩子的信件等内容。其中,达尔文1876年在病中执笔撰写的人生自传,回顾了坎坷不平的一生,尤其对求学故事作了生动的叙述。他的人生自传中那种幽默、随意、快活、对科学的爱都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他对自然界那份独特的好奇心紧密相关。《达尔文回忆录》告诉我们:一个对万事万物没有好奇之心的人,在科学探索方面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胜过所有先进的科学仪器。
 
达尔文能成为划时代的科学家,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他的家境殷实,父母有足够的钱供他求学,安心科研。当然,优越的生活并不是造就科学家的必备条件,要是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那对科学家童年的成长是百益而无一害的。达尔文1809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名叫什鲁斯伯里的小城市,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并且还是一个业余诗人,此外他家有让人羡慕的庄园。达尔文就是在这样衣食无忧、快乐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的。
 
《达尔文回忆录》中写到,达尔文在八岁的时候,对生物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学习辨别植物的名字,收集各种贝壳、矿石、小动物,他非常喜欢观察鸟类的生息繁衍,经常爬到树上,观察鸟巢里的鸟蛋。当时,他就向父亲发出疑问,为什么鸟会生蛋,而人却不会生蛋?父亲并没有指责他的幼稚,而是循循善诱,教他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上中学的时候,达尔文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对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书本知识提不起精神。在父亲的资助下,少年达尔文曾经和好友骑着高头大马在威尔士边境进行旅行。在行走的路上,对于沿途的花草动物、山脉平原,他深深地迷恋。
 
但是,达尔文的父亲则希望子承父业,长大后做一名医生。达尔文曾经作过反抗,但是他为了不让父亲伤心,勉勉强强地在十六岁时进入爱丁堡大学学医。对于课堂教学,他感到无趣,而对学校开设的地质学、动物学等课程有好奇心,于是他花费了很多时间聆听这方面的课程。地质学中的地质板块运动、岩石分类、化石年代等等,是他迫切想知道的。强烈的好奇心如同一股巨大的力量,牵引着他朝另外的求学道路前进。
 
达尔文的父亲得知达尔文“不务正业”,很是恼火,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是在剑桥期间,达尔文对神学更是没有兴趣。相反,他结识了一批搞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开始接受系统的植物学、地质学研究训练。由于他的执意,最后家里人终于妥协。从此,达尔文与自然科学结下不解之缘,把自己一辈子的精力和时间用于这方面的研究。
 
达尔文对科学的好奇心是一如既往的,并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消退。《达尔文回忆录》中写到,193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达尔文得知“贝格尔号”科学考察船将进行环球科学之旅,并且愿意支持年轻的科学家随船出海考察。他立马申请,几乎在没有费什么周折的情况下,他就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坐上了这条船,开始了他人生最重要的科学航程。如果没有这一次机会,达尔文可能永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更不会有后来《物种起源》的诞生。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地质考察,记录岩石与化石的分层状况与特性,另外搜集各种动物,对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和粗略的解剖。另外,他还兼职做“通讯报道员”,把在船上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于纸上。在漫长的五年中,达尔文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而且写作能力也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对于这一点,也是他从未想到的。
 
《达尔文回忆录》以大量笔墨,勾勒了“贝格尔号”科学考察船的出航经历。达尔文这个年轻、有热情的科学家,跟随科考船兴奋地到过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返抵英国。这次航海改变了他的生活。回国后,他根据所见所闻,推断世界万物并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动植物,在漫长的年代都经历过沧桑的演化,即便人类,可能也是由某种原始动物转变而成的。这一想法,在当时的英国格外超前。
 
经过多年严肃认真的研究,达尔文抱着慎重的态度,1858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翌年该书出版后,在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从《达尔文回忆录》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达尔文在科学征途上的勤奋与执著,在自然万物面前,他好像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跌跌撞撞、寻寻觅觅,他对世界那颗持久的好奇心,叩开了科学的大门。达尔文的成功,给今天的科研工作者这样的启示:好奇心是科学道路上的火把,照亮前方的道路,有了好奇心,才会热爱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了好奇心,对科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有研究的兴趣。为了我们的科学事业永远发展下去,请对世界多一点好奇心吧!
 
《科学时报》 (2011-08-11 B2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