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6 9:02:03
选择字号:
访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黄力:做最好的创新

 
本报见习记者 甘 晓
 
在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发展历史上,不仅有戴芳澜、邓叔群、阎逊初等老院士为我国真菌学、放线菌分类学的理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更有以方心芳为代表的工业微生物学家为我国微生物发酵产业作出奠基性贡献。
 
该所所长黄力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天的微生物所依然沿袭老一辈科学家的传统,理论与应用并重。我们正在努力将微生物所打造成一个能做最好创新的地方。”
 
一条贯穿微生物领域上下游的创新价值链,展开了微生物所的发展蓝图。
 
微生物资源是立所之本
 
微生物所大楼里,建有国内最大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同时,微生物所还拥有亚洲最大的菌物标本馆。
 
但是,过去一段时间里,黄力发现,这些资源似乎只利用了冰山一角,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仍沉睡在冰箱里的液氮罐中。
 
他指出:“只有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提高微生物所核心竞争力,让庞大的微生物资源真正成为立所之本。”
 
利用中科院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微生物所于2009年7月成立微生物资源中心(IMCAS-BRC)。
 
“我们要想办法建立微生物资源功能评价体系和相关队伍,能挖掘它的潜力,让这些资源、菌种走出冰箱,面向应用。”黄力说。
 
开放共享是该中心的指导原则之一。2010年8月,中国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网络(RNAM)启动。微生物所责无旁贷地成为该网络的总中心,中科院内23个研究所、100多名研究组长共同分享和开发微生物资源。
 
对于微生物所而言,微生物资源中心则是创新价值链的上游,为源头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格化的科学研究体系
 
“当然,要利用这一庞大的资源,就必须有强有力的队伍对资源进行研究和挖掘。”黄力说。
 
因此,位于中游的科学研究体系成为创新价值链的核心部分。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提出以来,微生物所基础研究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微生物领域的所有学科方向,包括微生物资源、微生物生物技术及病原微生物等。据此,微生物所建立了5个实验室,包括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院重点实验室。
 
除此之外,科学研究中心的建立也让微生物所的研究氛围日益浓厚。
 
黄力介绍,这类似于兴趣小组,并不是一个行政单位。“成员可以跨实验室、跨所甚至跨国,目的是让在学术上有共同兴趣的人能互相学习,并形成团队。如果说五大实验室促进了学科积累,那么研究中心则促进了学科交叉。”
 
助推应用成果转化
 
这条价值链的下游,是刚建成不久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早在1980年,微生物所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并以55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瑞士Roche公司,成为中国技术出口的一段佳话。
 
“微生物研究天然地容易和应用联系起来。”黄力说。
 
近年来,许多企业家尝试与微生物所进行合作开发。然而,在现实的科研环境下,微生物所的成果转化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黄力解释,研究人员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难以专心为企业完成项目。同时,一些长于基础研究的研究员则在应用开发能力上有所欠缺。这促使微生物所通过建立转移转化中心来实现研究成果向社会辐射的目标。
 
目前,该中心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了20多名应用研究专家。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心计划建立一支150人左右的研发队伍,在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筹建阶段,就在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等技术的产业化上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
 
目前,中心建设还在起步阶段。“但大家干劲十足,我们有信心把它干好。”黄力对此充满希望。
 
《科学时报》 (2011-12-26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