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黄海忠 郭佳 刘逢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9 8:38:41
选择字号: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科技成果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本报记者 潘希 通讯员 黄海忠 郭佳 刘逢安
 
近日,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的十余名技术专家,带着他们最新发明的多项科研成果,来到济南军区和南京军区部队演练一线,在主动为部队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让科研成果在“战场”接受检验。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所长沈俊介绍说,近5年来,该所取得的百余项科研成果全都直达部队演兵场,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助推器。
 
作为全军唯一的防护工程科研专设机构,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担负着我军战场工程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5枚导弹击穿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画面,刺痛了三所第八研究室主任刘瑞朝的心。
 
那一刻,一个大胆的科研命题在刘瑞朝心中陡然而生。他想弄明白:精确制导武器究竟能钻多深,破坏力到底有多大,怎样才能有效防护。经过科学论证,2000年,刘瑞朝提出的“武器破坏效应”研究课题正式展开。
 
“宁可不拿奖、不评职称,也要试一试、闯一闯,争取拿下这个难题。”刘瑞朝说。为此,他放弃了许多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在仅仅11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某试验系统建设,并在当年投入使用。
 
经过十年的反复试验,该所探索用普通炮弹替代导弹检验打击效果,终于研制建成某试验平台,研究成果首次进入武器的反馈设计中,不仅为防护工程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某型系列导弹武器研制提供了精确参数,使其定型周期由3~5年缩短为1年。
 
多年来,该所主动参与到实兵演练中,找准了信息化战争防护工程的关键点。
 
在某型弹药的研制过程中,该所先后投入参试人员100多名,进行各种爆炸试验1000余次,通过多种试验手段和数值仿真,提出战场火力运用和战场毁伤评估新方法,科学改进弹药设计,使其毁伤效果提升了数倍。专家组称,该项研究创新了武器毁伤效应试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该所相继建成了21个实验室,研制大、中型试验设备近百台(套),多数试验设备和手段为国内独有,并培养了近100人的创新技术团队。100余项成果已推广到作战部队,在平时训练、重大演习、世博安保等任务中受到好评。
 
《科学时报》 (2011-11-09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