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娜 唐轶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9-20 17:12:04
选择字号:
青年学者学术上忙“爬坡”心理上须防“滑坡”
 
当前,某些青年学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浮躁心态,如热衷名利,往往选择那些周期短、易出成果、好拿奖的课题,或者资金支持丰厚、能广泛联系企业、政府机关的所谓横向课题。
 
对于这一现象,蚁族概念提出者、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从青年学者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从内因上讲,当前青年人所面临的快节奏生活和生存的高压力,使很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难以塌下心来,或者‘闭门造车’不做调查,把社会科学研究变成了‘寻章摘句’;或者借用他人及网络上的研究成果,科研成果陷于低水平复制,最后洋洋洒洒几万字,公众不愿意看或者根本看不懂。”
 
廉思现在是第十一届全国青联最年轻的社科界别委员——唯一的“80后”。他同时分析了造成青年学者浮躁心态的外部原因:一方面,学校大部分学术资源被老学者、院系领导占据;另一方面,青年学者能争取到的学术资金少、人脉资源不广,想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突破并不容易。在上世纪80年代,对于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政府和高校会有很多科研和生活配套措施,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搞科研,而现在的博士却要跟普通职场人一样,攒钱买房买车。他们不得不与社会接触,选择横向发展。
 
从青年人主观原因上讲,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处于人生最艰苦的阶段——在学术上忙“爬坡”:发论文、出成果、取学位、评职称、拼命积累学术资本;在生活上负担重:谈恋爱、成家、买房、为“上一代”烦心、为“下一代”操劳;在心理上还要防“滑坡”:防抑郁、防焦躁等。在各种压力的冲击下,他们又怎能不浮躁呢?
 
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做研究?“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志,而后可以考古论今。”廉思认为,当下青年学者要“走入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学问应该用脚走出来”,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绝不能走从学问到学问的路子,必须坚定地遵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路径。
 
在做关于毕业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调查时,廉思和他的团队对每一项研究,从不捏造数据,也从不做所谓网上抽样,而是挨家挨户亲自上门发问卷。“调研成果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廉思他们在唐家岭和蚁族们同吃同住几个月,真正打入他们内部去才能得到更多、更真实的材料。今年,廉思把对蚁族的调查从北京扩展到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8个城市,同样是挨家挨户,发放调查问卷超过了5000份。
 
除了继续深入研究蚁族问题,今年廉思和他的团队还启动了对“80后”海归的研究,也是在全国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得到了很多一手的资料和数据;“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中国转型时期遇到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主要是青年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